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法横图

韵法横图

一卷。明末李世泽撰。李氏字嘉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人。如真先生(李登)之子。是书初名《切韵射标》,梅膺祚取之与《韵法直图》相配,改称《韵法横图》,附刻于《字汇》后。梅氏序云:“是为李嘉绍氏所作者也,曷为而有是作也?等韵自音和门而下,其法繁,其旨秘,人每惮其难而弃之。曰:吾取青紫,奚藉是哉!故世有穷经皓首之儒,而反切莫知,敝相仍也。嘉绍氏以四例该等韵之十三门。褫其繁以就于简,阐其秘以趋于明,令人易知易能,不有功于后学哉!……余先是得《韵法直图》,其字从上而下也;是图横列,则以‘横’名,一直一横,互相吻合,犹《易·卦》然,先天后天,其图不同而理同也。韵法二图,盖仿诸此。”此书正图横列三十六字母,但端组与知组、帮组与非组,精组与照组俱相并,实为二十三行,与《四声等子》相同。纵列韵部,并分别注明各韵的呼类。纵横交会处列所切之字。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分别列图,平、上、去分别各列二图,入声列一图。平上去韵多,一图排不下,所以各列二图,如平一终于“皆”韵,平二始于“瓜”韵。分列二图并不是平上去各分两个调类。本书分四十二个韵系,包括入声韵十六部。每韵皆注明呼类,呼的名称较《韵法直图》少“咬齿呼”、“舌向上呼”,其余相同。在分韵列字上,《横图》与《直图》略有不同,如“崩烹”等字。《直图》列于觥韵,是读为〔uη〕,而《横图》列在庚韵,则是读为〔η〕。在声母方面,此图还保存全浊声母,但从李氏于图后注“词,思浊”、“详,襄浊”等语看来,表明实际语音中全浊音已消失,所以才特别加以强调。声调分平上去入,平声不分阴阳。此书李氏所以称为《切韵射标》,是由于他所创立的求切音之法名“标射切韵法”。关于此法,李氏在谱后曾加以说明,他说:“右谱为切韵(案指拼切字音)而作也,名曰‘标射切韵法’。盖射者先立标的,然后可指而射焉。谱内最上一列三十六字,皆标也。今以两字切一字,上字作标,下字作箭,如‘德红切’,先审‘德’字在入声内与‘革’字同韵,便在‘革’字横列内寻看顶上是‘端’字,即定‘端’为标矣。次审‘红’字在平声内与‘公’字同韵,便在‘公’字横列内看端标下,乃是‘东’字是也。”这是李氏所列“正法”,实即音和切法。他又恐“箭到遇空,即不空而于意未安”,于是又立“隔标”、“隔列”、“浊声”等三活法,试图解决类隔切问题。“三活法”说明李氏分韵列字与实际语音有矛盾,所以要到不同声类、不同韵类、不同调类里去寻求字音。赵荫棠《等韵源流》斥李氏“骑古今南北之墙”,所以才“弄出三活法的怪状”,认为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是书除附刻于《字汇》后之外,尚有《青照堂丛书》本(名《切韵射标》)。

猜你喜欢

  • 洛阳伽蓝记集证

    一卷。清吴若准撰。吴若准,字次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二十一年(1841)进士。曾任太仆寺卿、江西学政。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原自有注。《四库总目提要》疑其注刊落已久。顾广

  • 易经辨疑

    ①七卷。清张问达撰。张问达字天民,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前有康熙十八年(1679)广平冀如锡序,称其得力于阳明良知之学,所以其书黜数崇理,而淡理又统归之于心,极力排除卜筮之说,未免过分。张问达自序,首

  • 遂翁自订年谱

    一卷。清赵畇(1808-1877)自撰。赵畇字芸谱,号岵存,晚号遂园,又号遂翁。安徽太湖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历任编修,国史馆总纂,实录馆总裁,广州、潮州府知府,惠潮嘉道,按察使等官。此

  • 海昌备乘

    五十二卷,图一卷,附录二卷。清钱泰吉纂辑。钱泰吉(1791-1863),字辅宜,号警石、深庐,嘉兴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献学家,对方志学尚有一定研究。曾官达海宁训导二十七年,后主讲安澜书院。泰吉好藏书

  • 左氏兵略

    三十二卷。明陈禹谟(详《经籍异同》,经部·四书类)撰。此书乃其任兵部司务时所作,尝疏进于朝,请下敕该部,将副本梓行,俾九边将领人手一编,学习观摩。其书体例为:取《左传》中叙兵事者,依次排纂,仍从《左传

  • 陈庶常遗集

    四卷。明陈万言(约1620年前后在世)著。陈万言,字孟谔,后字居一,号鈃山,秀水(今属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编修,改翰林院庶吉士,未及授官而卒。是集凡四卷,集中有诗

  • 尚书小札

    二卷。清郭梦星撰。郭梦星字西恒,山东潍县人,晚清学者,以举人养亲不仕。郭梦星好读书,且随时做札记。本书对于《尚书》之今、古文不甚分别,但对于晚出的《古文尚书》也颇怀疑其伪。如郭梦星认为,《大禹谟》则是

  • 观堂遗墨

    二卷。王国维(1877-1927)撰。此编为民国海宁人陈海乾所辑。上卷系彝器图谱题识之文,虽多应酬之作,然见识颇高。与《观堂集林》相比较,亦别具旨趣。如《周玉刀跋》实即《观堂集林陈实说齐侯二壶跋》,惟

  • 西游录

    一卷。元耶律楚材撰。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辽东丹王突欲之后,金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是蒙古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数术。1218年他追随成吉思汗西

  • 孙子书校解引类

    三卷。明赵本学撰。赵本学字虚舟,福建晋江人。生卒年不详。据《明史·俞大猷传》,赵氏为俞大猷师。其人精通《易》理,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著《韬钤内外篇》、《孙子本义》等书。结庐闭户,不求闻达,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