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鸾鎞记传奇

鸾鎞记传奇

二卷。明叶宪祖(1566-1641)撰。叶宪祖字美度、相攸,号六桐、桐柏、槲园外史、紫金道人、槲园居士,浙江余姚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新会知县,考选入京,左迁大理寺评事、工部主事,因不附魏忠贤而罢官。崇祯时起复为南刑部主事,出守顺庆,升湖广副使,转四川参政,迁为广西按察使,不赴,辞归。作品今知有传奇七种、杂剧二十四种,现存传奇《鸾鎞记》、《金锁记》(一说袁于令作)和杂剧《夭姚纨扇》、《碧莲绣符》、《丹桂钿盒》、《素梅玉蟾》(合称《四艳记》)、《骂座记》、《易水歌》等多种。此传奇清无名氏《传奇汇考》未题撰人名氏,明吕天成《曲品》,清高奕《传奇品》,均著录宪祖撰。且黄宗羲之叶公墓志铭亦言及之,故题宪祖作,当非谬。此记二卷,二十七出,演温庭筠、鱼玄机以诗唱和后成婚配之事。略云:温庭筠、杜羔、贾岛三人友善。羔尝以鸾鎞一对,聘赵氏女文姝为室,但因贫寒,未能成婚。丞相令孤绹,因友李亿年老无嗣欲为纳妾,媒婆遂举文姝以应,乃强聘之,赵不能拒。文姝有义妹鱼蕙兰,慨然代嫁,杜赵之事始谐。蕙兰濒行,文姝即赠鸾鎞一枝,以期后会。迨蕙兰至都,而李亿暴卒,乃入咸宜观为道士,易名玄机。未几,杜、温、贾三人,并赴都应试。令孤绹夙闻庭筠才,欲使为其子假手(即替考之人),庭筠不应,绹怒。是科三人遂皆落第。贾岛痛訾科举,愤绝功名,遂遁入空门。杜羔因妻寄诗隐刺,亦羞还乡,转赴他方游学。只庭筠滞于京都,闻玄机诗名,尝托邻媪寄之以诗,玄机欢赏,亦为应酬,并附鸾鎞一枝,命侍女相赠。庭筠惊喜过望,极欲谋面。侍女告以观中规律森严,男子莫能出入,待明春花朝日,可于宾春坊相会。贾岛偶于路上吟诗,值韩愈车骑过,未及走避,为侍从牵去。愈知岛诗名,力劝还俗应试,岛始从之。后花朝日至,太和公主召鱼玄机赏牡丹,庭筠始晤之于归途。转瞬会试,三人并皆及第。羔妻既得喜讯,即上都迎夫。庭筠亦以欲聘玄机事,告羔夫妇,并出示所赠鸾。杜羔夫妇见鎞思昔,揣意或即蕙兰,访之果然。羔夫妇即为商婚事,庭筠、玄机遂结良缘。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恻词,与李商隐并称,时号温李。但为人不检点,薄于行,每入举场多为假手,因此执政鄙之,终身未能及第。此记所演庭筠事迹纯出虚构。令狐绹绌其落第,则系附会绹进《菩萨蛮》词事,见《唐诗话》。鱼玄机本长安女子,善文能诗,行亦不检,补阙李亿曾纳为妾,及爱衰,入咸宜观为女道士,后因笞杀女僮绿翘,为京兆尹温璋处死。虽识庭筠,固未属意,亦无归庭筠之事。杜羔妻《寄外诗》,本《唐诗纪事》。至羔为贞元进士,而庭筠至大中时尚试有司,二人相距数十年,不可能为友。贾岛本浮屠,未曾剃度,且累举不第。至与韩愈之事,尚实。本传奇中人物,虽见史乘,然其事迹颇多臆造,诚不足据。《曲品》卷下,列此记于上中品。且曰:杜羔妻寄外二绝甚有致,曲中颇具愤激。统观此记,敷衍温、杜、贾三人故事,以致关目分散,结构减色,但因登场角色尚不过多,故其布置甚为妥贴,且亦合律,不失为佳作。有明汲古阁刻本。

猜你喜欢

  • 人物志

    三卷。三国时魏刘邵(约182-245)所撰。刘邵字孔才,广平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人。建安中为太子舍人,黄初中转尚书郎、散骑侍郎,明帝时初任陈留太守,又诏为骑都尉,升迁散骑常侍。正始中,执经讲学,赐

  • 武经七书

    二十五卷。宋朱服等校定。朱服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熙宁进士甲科,以淮南节度推官充修撰、经义局检讨,历国子直讲、秘阁校理。元丰中,擢监察御史里行。俄知谏院,迁国子司业等职,卒于徽

  • 海门诗钞

    ① 十三卷。清李符清(1751-?)撰。李符清,字仲节,号载园。广东合浦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官开州知州。此集编年而不分体。首为翁方纲、法式善、洪亮吉、张问陶、赵希璜、宋湘、冯敏昌诸人题辞

  • 梨云馆集

    八卷。明何伟然撰。生卒年未详。何伟然,字梅臣,一字仙口,又字仙郎,仁和(今浙江杭县)人。此编首有常熟许士柔序。凡赋一卷,古今体诗五卷,叙文二卷。伟然风流倜傥,放浪不羁,其诗自然柔靡冶逸,纤弱无骨,如《

  • 五经稽疑

    六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内容包括《易》、《诗》、《书》、《礼》、《春秋》。睦先作《春秋经传辨疑》四卷行于世,后又研读《易》、《诗》、《书》、《礼》四经,有所心得,且述且作,成若干卷,便把已

  • 汗简

    其中《汉简》三卷,《目录》《叙略》一卷。宋郭忠恕(?-977)撰。忠恕字恕先,又字国宝,洛阳(今属河南)人。历仕五代,入宋官国子监主簿,因批评时政被贬谪。工书画,精小学,除汇编是书外,著《佩觿》三卷。

  • 黄元龙诗集

    八卷。《附尺牍》二卷。明黄奂(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黄奂,字元龙,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著有《元龙小品》等。其诗意力主独创,而失之生硬。集中诸体皆备,独无七言律诗。因流俗唱和,多用七言诗,故黄奂

  • 沧溟集

    三十卷。《附录》一卷。明李攀龙(1514-1570)撰。李攀龙,字于鳞(一作子鳞),号沧溟,历城(今属山东省济南市)人。攀龙少孤家贫。稍长嗜诗歌,日读古书,里人共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

  • 春秋乱贼考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该书对《春秋》所载的所谓“乱臣贼子”之事进行考证,对出君、弑君也加以辨析,认为孔子作《春秋》以戒人君,使知为预防,并使暴君顽父知道戒慎恐惧。该书收入《聚学轩丛

  • 皇朝藩部要略

    十八卷,附表四卷。清祁韵士撰。祁韵士(1751-1815年),字鹤皋,山西寿阳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四十三年(172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撰有《外藩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