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ōng

公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昭公的两个儿子衍和为,世称公衍、公为。其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爵位为姓。

公姓发源于山东,后以山东、浙江为主要聚居地。

公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公子闾,被昭王指定继位,推辞多次才答应。昭王死后,他立昭王之子熊章为楚君。白公胜作乱时欲推他为楚君,他因不受利诱被杀。

公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零八位。


【源】 ①系自姬姓。周之始祖后稷,后稷之曾孙公刘之支庶有公氏,见《路史》(17)。 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衍、公为之后。公为爵,昭公失国,故公衍,公为之子孙以爵为氏(6,12,17,21)。【望】括阳(17,62,418)。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公南,春秋时鲁叔孙家臣、武叔之党(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较广,今河北之尚义、乐亭,山东之鱼台、平度、昌平、东平、龙口,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甘肃之酒泉,广西之灌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朝鲜族等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姬姓。《左传》 鲁昭公子公衍、公为之后。” 此以爵为氏。

汉代有公俭,主爵都尉; 宋代有公傅,绍兴进士; 明代有公勉仁,弘治进士,右佥都御史; 又有公跻奎,嘉靖进士; 清代有公直,官昌乐县教谕; 又有公守垣,任把总。

猜你喜欢

  • 读音:Fú伏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风姓,伏羲后裔。伏羲氏苗裔,有用“伏”作为自己姓氏者,遂成伏姓。二是改姓。北魏俟伏斤氏改为伏氏。伏姓春秋战国时主要分布于山东章

  • 木南尼

    读音:Mù' nánní景颇族姓氏。汉意为 “客人”,以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未详其他。

  • 孫伯

    读音:Sūnbó【源】 ①春秋时晋大夫孙伯黡之后,见《姓谱》(17)。②楚逝敖之后有孙伯氏,见《路史》(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路史》 注云: “逝敖后有孙伯氏。

  • 千乘

    读音:qiān shèng【源】 其先食采于千乘邑(故城在今山东高苑北),因以邑为氏,见《姓谱》(7,60)。亦见《姓苑》(9,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引《姓谱》注云:

  • 額珠特

    读音:Ézh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浩齐特(23,63)。【人】 额珠特和托,清蒙古正黄旗人,世居浩齐特,康熙中从征四川阵亡,赠云骑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 俄木

    读音:Émù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倪犂

    读音:Nílí【源】 春秋时小国邾子之后有倪犂氏,见《路史》(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觿》亦收,未详其源。 (按: 邾武公

  • 戴布逵

    读音:Dàibùkuí【综】 白族姓。云南碧江地区以熊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白语称熊为戴布逵,以族名为姓(139)。

  • 读音:Yǎ《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姓谱》 注云:“系哑姓分族。”未详其他。

  • 读音:Miào【综】源出不详。今汉、满、蒙(344)等民族均有此姓。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景谷、通海,山西之临汾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哈尼族有此姓。《新编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