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牵
齐公子牵之后。(见《世本》)
齐公子牵之后。(见《世本》)
读音:Yīlièbāěrbāyuètètái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元史·列传》有和尚伊埒巴尔巴约特台氏,盖巴约特台别族合伊埒巴尔山名而为氏。
读音:Éluó【源】 西夏人姓(23)。【人】 讹罗绍先,西夏时殿前太尉(24,31)。
读音:gāo táng【源】 高唐,春秋时齐邑,故城在今山东禹城西南,或以地为氏。【人】 高唐英,辽时昭德军节度使(2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未详其源。辽有高唐·英,
读音:Fēngbèi【源】 春秋时齐偃王子食邑封贝,因氏(6)。【布】 唐时临川有此姓(6)。《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徐偃王子食邑封贝,因氏焉。今临川 (属江西) 有此
读音:Bù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前锋维常之妻为布特氏(260)。
读音:Chí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居住地为姓氏。古有世居于护城河畔者,便以池为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嬴姓。战国时,公子池在秦朝为大司马,其后人以祖上名字为姓。池姓主要起源于秦
读音:Lián/Lyan【综】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读音:shì【源】 秦时已有室氏,见《帝王世纪》(60,62)。【望】 陇西(17,418)。【布】 江苏武进有此姓(314)。【人】 室昉,辽时南京人,翰林学士,拜相,封郑国公(21,24)。室种,
读音:Yǎn【源】见《姓氏急就篇》(11,17)。 【人】椻长,战国时魏之尚臣,见《吕氏春秋》(11,15)。《姓氏词典》引《姓觿》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战国时魏有椻氏。《吕氏春秋》有椻长。”未
读音:Liáng qiū梁丘姓源自地名。齐国大夫食采于梁丘,其子孙遂以梁丘为姓。梁丘姓早期活动于山东,望族居于冯翊郡(今陕西大荔)。梁丘姓历史人物有梁丘贺,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开创者。历任大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