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āo

【音】 又音敖(o)(60,91)。【源】 黄帝之子玄嚣,其后有帝喾高辛氏,高辛氏之后有嚣氏,见《世本》(4,8,12,15,17)。②楚大夫嚣尹之后,见《左传》(17,60,62)。③春秋时鲁大夫之后,见《姓考》(17,62)。④嚣,即敖(o),地名,在陈留,盖以地为氏(17,60,62)。【变】 一作〔枵〕(15)。【望】 曲阜(17,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亦作 ‘枵’。元嚣之后。” 元嚣,即玄嚣,一名青阳,相传为黄帝之子,嫘祖所生。此以名为氏。② 《姓氏考略》 注引 《路史》 云: “帝喾后有嚣氏。”帝喾,《中国人名大辞典》 载: “黄帝曾孙,生面神异,年十五佐颛顼,受封于辛。” ③又云:“楚有嚣氏。” (按: 疑乃楚嚣尹之后。) ④ 《姓氏考略》 又注: “嚣,即敖。地名,在陈留。盖以地为氏。望出曲阜。” (按: 《姓氏词典》 称: “嚣,即隞,商王仲丁所都,在今河南开封县境内陈留。”)

猜你喜欢

  • 貢喬

    读音:Gòngqiáo【综】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 南乡

    读音:nán xiāng南国高士全隐遁于南乡,因以为氏。(见《风俗通》)南乡氏,晋高士居隐南乡,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 读音:qú【音】又音居(Jū)、炬(Jù)(17)。【源】勾氏自南宋建炎以来,避宋高宗赵构名讳,更易各不同。有易其姓氏者,绍兴进士勺声是也;有更其音者,史馆修撰勾涛是也;加金者,钩光祖是也;加丝者,&

  • 读音:Jiá【源】黄帝臣鵊治之后,见《姓谱》(15,17)。《姓氏词典》 据《康熙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黄帝臣有鵊治。 当为姓之始。”

  • 連尹

    读音:Liányǐn【源】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国屈氏之后有连尹襄老,连尹为官名,其子孙以官为氏(6,12,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注云: “芈姓,楚屈氏之后也。连尹

  • 子尾

    读音:zǐ wěi【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鲁国公子施父,字子尾,因以为氏(17,62)。②春秋时齐惠公之孙公孙趸,字子尾,其后有子尾氏(4,6,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

  • 读音:Shí【源】 见《姓苑》、《千家姓》(7,9,62)。【望】 京兆(17,418)。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陕西之韩城、浙江之椒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姓氏词典》 引

  • 阿朗

    读音:E-láng【综】 清满洲镶黄旗中有阿朗氏(259)。

  • 魏强

    读音:wèi qiáng魏武子支孙庄子快生强,为魏强氏。(见《元和姓纂》)

  • 悉薰

    读音:Xīxūn《姓氏词典》 引 《唐书》、《新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悉薰然、悉薰热。”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