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
【源】 ①商时有奕车之觚,见《宣和博古图》(60)。此为奕氏之始。 ②周伯卤(一说秦伯(17))之曾孙仲奕,武王封之于阎,晋灭之,其后有奕氏(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东之吴川及新会、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苗族有此姓。《姓氏考略》 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据《博古图》 注云: “商有奕车之觚。”或以为奕姓之始。②其注引 《姓谱》 云: “周伯卤之孙仲奕,武王封之於阎,晋灭之,后有奕氏。”
晋代有奕逊。
【源】 ①商时有奕车之觚,见《宣和博古图》(60)。此为奕氏之始。 ②周伯卤(一说秦伯(17))之曾孙仲奕,武王封之于阎,晋灭之,其后有奕氏(60,62)。【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广东之吴川及新会、山东之昌乐、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有分布。汉族、苗族有此姓。《姓氏考略》 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据《博古图》 注云: “商有奕车之觚。”或以为奕姓之始。②其注引 《姓谱》 云: “周伯卤之孙仲奕,武王封之於阎,晋灭之,后有奕氏。”
晋代有奕逊。
读音:lì fēi与“荔非”同。
读音:gāo yáng高阳氏之后。(见《元和姓纂》)高阳氏之后。《吕氏春秋》:古辩士高阳魋。(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
读音:Lùpí《姓氏词典》 引 《姓氏急就篇》收载,未详其源。《列仙传》 有鹿皮公。
读音:Zǐhuī【源】 春秋时鲁羽父之后有子翬氏,见《路史》(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鲁有子翚氏。”未道其详。
读音:Qiáo【源】 ①系自姬姓。周召公奭之子盛,封于谯(故城在今安徽亳县)为谯侯,子孙因以为氏(60)。②春秋时曹大夫食采于谯,因氏(12,17,21)。③系自姜姓。许灵公之后(17)。【变】 或与
读音:zūn【源】见《姓苑》(15,21,60)。 【布】河北乐亭(334)、湖北武汉(9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临汾,湖北之武汉,安徽之贵池等地均有分布。汉族
读音:Wúnjìn【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nǎn【源】 羌人姓。湳水出西河美稷县(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东南,羌人因水为姓(7,11,17,60)。【望】 西河(17,418)。【人】 湳狐奴,汉冲帝时羌渠帅(7,11,17)。罕
读音:huái【源】 ①周有师淮父,见《宣和博古图注》。淮姓或出于此(60,62)。亦见《姓苑》(7,12,15)。②安徽境内有淮水,或以水为氏(60,62)。【望】 中山(17,418)。【布】 分
读音:chì mén叱门氏,改为门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