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í

席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姓,出自籍姓。战国时晋国大夫伯黡,负责管理晋国典籍,以籍为姓,其后人为避项羽讳改为席。二是席师后代。据说尧为部落首领时,遇席氏老翁击壤而歌,尧听后很佩服,乃拜其为师。

汉朝建立后,刘邦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席姓被强迁到安定(今宁夏固原)、临泾(今甘肃镇原)两地。东汉时席姓进入河南、陕西等省。南北朝时席姓迁入江苏、安徽、四川、湖北等南方省份,也有进入山西、河北等北方省份者。隋唐时,席姓依旧以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北方省份为主要聚居地,宋靖康之耻后,席姓南迁者逐渐多起来,今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均有席姓人入迁。元代以后,今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席姓入迁。明初,山西席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如今,席姓尤以河南、陕西等省为多。

席姓历史人物有席豫,唐诗人。开元初,升任监察御史,后又任考功员外郎,善于选拔人才,为时所称。后为吏部侍郎,任职六年,所拔寒士多至台阁,时人尊为“席公”。玄宗曾登朝元阁赋诗,群臣奉和,玄宗以豫诗最工,下诏褒美。席佩兰,清女诗人,因善画竹,自号佩兰。自幼聪颖过人,文思敏捷,善于写诗。嫁给同郡人进士孙原湘,志趣相投,可谓风雅伉俪。后受业于袁枚,深得赏识,并引为知己。

席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百三十三位。


【源】 ①唐尧时,有击壤而歌之席老翁,以播种耕稼为事,尧闻而嘉之尊为席老师(21,60,62)。此为席姓之始。②春秋时晋大夫 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为籍氏。籍谈之后13代籍环避项羽名讳,改名席氏(6,7,12,17,60)。③清满洲正黄旗中有席氏(259)。今满族姓(344)。④土族席纳氏,汉姓为席(195)。⑤蒙古(255)、土家(387)、彝(130)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安定(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陕西、河南等省多此姓,二省席姓约占全国汉族席姓人口70%。【人】 席广,东汉光武时议郎(11,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利川,湖南之芷江,江西之金溪,广东之新会,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回、苗、水、土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 《中文大字典》注引 《万姓统谱》 曰: “唐尧时击壤而歌之老翁姓席氏。尧尊为席老师。” (按: 《中国姓氏大全》注“击壤” 云: “我国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 席氏当始于此。②或为籍氏所改。郑樵注云: “本籍氏,晋大夫籍谈之后。谈十三世孙避项羽讳改为席氏。汉初徙关东豪杰席氏于安定、临泾。” 郑樵将此归 “以官为氏”之列,欠妥。盖籍谈之祖伯黡司晋典籍,因姓籍氏。“” 乃 “以官为氏”,岂改而为席亦可谓“以官为氏”耶?③土族之席姓。原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享堂什纳地方,后迁至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他们自称什纳·孔(意为从什纳迁来的人),土族语中无卷舌的 “” 音,将 “” 读作“”,故音译作 “席纳”,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 “”而为单姓。

东汉有席广,光武时议郎; 唐代有席豫,襄阳人; 宋代有席汝言; 明代有席上珍; 清代有席煜,又有席佩兰。

猜你喜欢

  • 读音:Jiān【源】 见《姓苑》(12)。当出自古庭坚(即皋陶,字庭坚)之后(60,62)。【望】 颍川(17,418)。【布】 浙江萧山有此姓(209)。【人】 坚镡,东汉颍川襄城人,光武时为偏将军

  • 扎拉爾岱

    读音:Zhālāěr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亦作 “扎拉台”; 《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则作“札剌儿台”,姑兼收以备考。

  • 臧尼

    读音:Zāngní【源】 彝族姓(375)。

  • 西拉諾忒

    读音:Xīlānuòtè【综】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哲尔礼克之妻为西拉诺忒氏(260)。

  • 襄隰

    读音:Xiāngxí【源】 姜姓之别,见《潜夫论》、《希姓录》(63)。《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其注云:“源于姜姓。‘姜姓之别’。”未道其祥。

  • 冲羅

    读音:Chōngluó【综】 达斡尔族姓(莫昆名)。属莫力登哈拉,汉姓为莫(189)。达斡尔族姓氏。出自墨尔迪音 “哈拉”,后或改为单姓“莫”,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莫”而得。见 《中国人的

  • 卜余

    读音:Bǔyú【综】 彝族姓。属狄俄肯姆家支,四川昭觉、云南宁蒗、永胜等地均有此姓(375)。

  • 读音:Lóng【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布雷

    读音:Bùléi【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县(435)。

  • 读音:Bī【源】 见《广韵》(11,239)及《姓源韵谱》(7)。【望】 齐郡(17,418)。极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集韵》 收载,未详其源,望出齐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