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Liú【源】 见《姓苑》(21,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苑》 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Báiluán【综】 见《印薮》,白即伯,亦作〔伯鸾〕氏(60,62)。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印薮》有白鸾氏。(注)云: ‘白即伯字’; 是白鸾氏,即伯鸾氏
读音:Wēndūěrkālǎ元代色目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有载,当为喀喇氏之分族。《续通志·氏族略·元·以部为氏》 注 “喀喇” 云: “本喀喇部,即汉高车国也。《列传》 博果密,世为
读音:qí mǔ【源】匈奴人姓(242)。【望】会稽(418)。【人】綦母俱邪,晋武帝时骑都督,见《晋书》(24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即
读音:Liúxū《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春秋赤狄之国,为晋所灭(见《左传》)。其后为氏。” 畱,或作“留”。
读音:Báixībó【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有白熙博氏(256)。
读音:Bǐsǎ景颇族姓氏。为瓦切娃时二十六大姓氏之一。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读音:jiān【综】 蕳为蕑之异体字,今蕳、蕑为二不同之姓。台湾基隆、台北等地均有此姓(68,261)。望出淮南。汉有蕳忌,官中尉。(见《姓氏考略》)中尉蕳忌。(见《史记·淮南厉王传》)
读音:Lú《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玈”,黑弓,疑即以此物为姓。或作鑪()、 、 㢳, 乃同姓之分族。
读音:Kēng【源】 见《姓苑》(15,21,62)。现行罕见姓氏。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县、山东之平度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引《姓苑》亦收,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