擽
【综】见《中国姓氏集》(62)。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综】见《中国姓氏集》(62)。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Huòmiǎn【源】 清时居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姓(429)。
读音:Lǎjìn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或改汉姓为“景”。《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有载,未详其他。
读音:É'ní白族姓氏。白族语“e”,指渔具之网;ní,指“人们”。ení (鹅尼),即使网者。本氏族名(网氏族),或以代姓。或改单姓“何”,盖取“鹅尼”之首音谐其近似音之 “何
读音:Sǎhēliè【源】 金时女真人姓(71)。【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萨哈〕(24)。【望】 广平(71)。
读音:Èlǐk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人】 鄂礼克达赖,清蒙古镶蓝旗人,世居察哈尔,顺治中从征河南有功,后征甘州阵亡,赠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
读音:Yīn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源于管姓。管仲七世孙修,从齐国逃到楚国,任阴邑大夫,其后人因以为姓。二是以采邑为姓氏。阴为周王朝的采邑,有大夫阴忌、阴不佞,其后以邑为姓
读音:zǐ gōng【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顷公之子俦,字子工,其后有子工氏(6,12,17,21)。【变】 一作〔子功〕(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读音:Zhùjiū【源】 少昊之官,司徒者也,因氏(15,63)。
读音:Wǎshílán【源】 北魏时代北大姓99,其一为乌石兰氏(60,62)。其先为乌石兰氏,后人恐与乌落兰氏相混,乃改乌为嗢(70)。【变】 北魏孝文帝时改嗢石兰氏为石氏(7,27,62,70)。
读音:Xīěrtú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伯都纳地方。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作“锡尔图”。姑兼收以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