敱
【源】 高阳氏八才子之一隤敱之后,以字为氏(7,12,15,17,60)。【望】 高阳(17,60,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八凯 (按: 或作“恺”。)聩敱之后,以王父字为氏。”传说古帝颛顼有才子八人, 即苍舒、 敱、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他们“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王父,即祖父。
【源】 高阳氏八才子之一隤敱之后,以字为氏(7,12,15,17,60)。【望】 高阳(17,60,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八凯 (按: 或作“恺”。)聩敱之后,以王父字为氏。”传说古帝颛顼有才子八人, 即苍舒、 敱、梼戭、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他们“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王父,即祖父。
读音:Gāyì珞巴族姓氏。当与嘎埃氏同源,出自萨及氏,源於博嘎尔部落。属父系氏族。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Qújīn【源】 代北复姓,见《复姓录》(12,63)。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ōngcūn现行罕见复姓。今河北之昌黎有分布。此姓系昌黎县公安局提供。本日本人姓,入中国籍,遂以日文汉字姓氏而为姓。
读音:Chálǎ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西)夏御史大夫察喇·公济。”
读音:Zúkuǎn【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读音:Yēsōng佤族姓氏。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本家族名,以为氏。《中国人的姓名·佤族》 有载,未道其详。
读音:yì【源】见《姓苑》(15,21)。 【布】江苏武进(314)、浙江萧山(209)、北京、上海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及吴川、四川之通江、湖南之益阳、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
读音:jǐ shì【源】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己氏氏,见《潜夫论》(60,62)。又云:系春秋时宋大夫司马己氏之后,以名为氏(6,7,60)。历史上罕见复姓(按: 此与单字“己” 氏不同姓)。《姓氏
读音:jí【源】 ①春秋时卫公族之后有伋氏,见《路史》(17,60)。②齐太公之子丁公伋之后有伋氏(60)。【布】 台湾台南、嘉义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现行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
读音:Zhǒu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