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魯納台
【源】元时蒙古人姓(24,57)。元太宗时领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灭金之功臣阿术鲁,斡剌纳儿氏,子不花之后均称斡鲁纳台氏。故斡鲁纳台系斡剌纳儿氏之异译。【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谔鲁纳台〕(24)。【人】怀都(一作辉图),蒙古斡鲁纳台氏,阿术鲁之孙。元时累迁浙东宣慰使,改行省参知政事(61,399)。
《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蒙古族姓。元太祖时有阿术鲁,姓此氏。”未详其他。(按:疑此即《中文大字典》所收元蒙姓“斡勒忽讷兀惕”氏之别译,仅供参考。)
【源】元时蒙古人姓(24,57)。元太宗时领蒙古十三支探马赤军官人,灭金之功臣阿术鲁,斡剌纳儿氏,子不花之后均称斡鲁纳台氏。故斡鲁纳台系斡剌纳儿氏之异译。【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谔鲁纳台〕(24)。【人】怀都(一作辉图),蒙古斡鲁纳台氏,阿术鲁之孙。元时累迁浙东宣慰使,改行省参知政事(61,399)。
《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蒙古族姓。元太祖时有阿术鲁,姓此氏。”未详其他。(按:疑此即《中文大字典》所收元蒙姓“斡勒忽讷兀惕”氏之别译,仅供参考。)
读音:Sàl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林(23,63)。【变】清蒙古镶蓝旗中有萨鲁特氏(259),〔萨鲁特〕似即萨噜特之异译。【人】萨噜特色楞,清蒙古正红旗人,世居巴林,从征耿精忠、吴三桂有功
读音:Sàlātǎk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23,63)。 【人】萨拉塔克戴启,清蒙古镶蓝旗人,世居克什克腾,从征吴三桂阵亡,赠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
读音:shàng【源】 春秋时齐国上之登之后。上之登为邢公之御(驾车人)(17,60)。亦见《姓苑》(17,21,24)。【布】 山东沂水(332)、江苏武进(314)、四川汉源(336)、安徽淮南(
读音:Hài【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会》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Jù【综】即郰氏(60,62,63)。《左传》有鄹叔纥,即孔子父,鄹人叔梁纥也(9)。或以地为氏。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 “郰” 云:“音 ‘邹’。《姓考》: ‘叔梁纥为郰大夫,
读音:Wōhèmíng’ān【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富喜保之妻为倭赫明安氏(260)。又,清镶黄旗满洲马甲常明之妻为我郝明阿氏(260),〔我郝明阿〕似即倭赫明安之异译。
读音:Jiǎo【源】见《字汇补》(86)。【布】北京、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人】皦生光,明万历中山人(24,62)。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陕西之韩城、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
读音:Túsè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一派,出黑龙江懋塔哈村、萨哈尔察、沙济、黑龙江阿克底村、浑春、黑龙江、尼马察、黑龙江穆理哈村、安巴西穆讷、沈阳、锦州等地(23,63,180,260)。【变
读音:o/Aw,Au【源】 ①匈奴有奥鞑王,奥姓出此(60,62)。 ②或为奥屯氏、奥鲁氏所改(60,62)。【布】 内蒙古乌审旗(369),台湾屏东、宜兰、台北(64,68,261)
读音:Yín【源】 ①广西银姓,出自金时大名路总管完颜银术可之后(60,62)。②彝族土比氏,汉姓为银(333)。③仫佬族姓(112)。【望】 西河(17,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