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ǐng

【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渻灶之后(7,9,11,17,60)。②居于渻丘(水出山丘之前称渻丘)者因以为氏(60,62,91)。【望】 齐郡(17,418)。


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姓氏词典》 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左传》齐大夫渻灶之后。”渻灶,齐景公时人,或作“省灶”,是“”或与 “” 同。② 《姓氏考略》注云: “居于渻丘者以为氏。”

猜你喜欢

  • 读音:Kuāng匡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句须为鲁国匡邑之宰,其子孙以邑名为姓氏。二是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匡(今河南),后世子孙遂以邑名为姓氏。匡姓发源于山东、河南。汉代迁徙于江

  • 達石

    读音:Dáshí【综】 景颇族姓。属景颇支系,汉姓为石(166)。

  • 烏延

    读音:Wūyán【源】 金时女真人姓。源出辽时乌丸部,后称乌延部,以部为氏(71)。【变】 ①至清改称乌雅氏(24)。②后改为朱氏(71)。【望】 陇西(71)。【人】 乌延蒲卢浑,金时曷懒路乌古敌昏

  • 温石蘭

    读音:Wēnshílán【综】 代北三字姓。北魏时改温石兰氏为石氏(12,15,27,63)。疑即嗢石兰氏。历史上代北地区罕见之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石氏。未详其他。

  • 读音:yá【源】 ①周穆王时大司徒君牙之后,以字为氏,见《风俗通》(7,9,12,15)。 ②周时太公(即姜子牙)之后有牙氏(17,60,62)。一说,齐公子牙之后,见《姓考》(17)。 ③壮、景颇、

  • 斛萨

    读音:hú sà与“斛薛”同。

  • 鄂喇坤

    读音:Èlǎkū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颜鄂隆(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巴颜鄂隆地方,乃清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鄂特利

    读音:tèlì【综】 清满洲镶蓝旗中有鄂特利氏(259)。

  • 哲蜯

    读音:Zhébàng历史上古羌族姓氏。隋唐之季,我国西域有唐旄国,其贵族领主有哲蚌·纳生。哲蚌,本领地名,以之为姓,其地在今西藏乃东县东北。纳生勾结吐蕃论赞弄囊 (后称“朗日论赞”) 灭唐

  • 达薄干

    读音:dá bó gān高车十二姓,六曰达薄干氏。(见《魏书》)即达步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