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陵阿
读音:Wūlíngē
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之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本辽代部落名,入金后以部为氏; ②或为杨氏所改,金时杨沃衍,赐姓乌陵阿氏。
一作“乌凌阿”。
金代女真族姓氏。乃女真之白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本辽代部落名,入金后以部为氏; ②或为杨氏所改,金时杨沃衍,赐姓乌陵阿氏。
一作“乌凌阿”。
读音:A-shěng【源】 彝族姓。属丁惹家支(375)。
读音:Héng【源】 白狄之姓,见《潜夫论》(5,63)。疑系姬姓之讹。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潜夫论·志氏姓》收载。其注云:“姮姓,白狄。”(按:或谓此之“姮”乃 “姬” 字之讹。)
读音:Péngxì【综】 春秋时秦武公元年伐彭戏氏于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南),后因以为氏(17,21,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姓氏词典》亦载,其注引《姓谱》云: “秦武公
读音:Gārěbù【源】 乛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读音:Kuòkuònètì/Kokenaut【综】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中、南部有此姓。阔阔意为蓝色,讷惕意为眼睛(384)。
读音:Wèinú【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Kēbě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兀鲁特(一作厄鲁特)(23,63,260)。【人】 科本巴朗,清正黄旗人,清初由护军校从征山东等地,阵亡,赠骑都尉(23)。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厄鲁特地方,为
读音:Lètàng【综】 黎族姓。意思是龙的孩子,居海南东方,汉姓为梁(216)。
读音:jīn liú【源】 汉时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磾降汉,其部留于休屠(故城在今甘肃武威北60里)者,因以金留为氏(60,62)。亦见《姓苑》(17,21,60)。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转引 《
读音:Chōu【源】见《姓苑》(15,63)。《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