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ìyējiāluó【综】 隋时高僧达摩笈多,南贤豆(即南印度)罗啰国人,刹帝利种姓,俗姓弊耶伽罗,后改名法密。文帝时入京城,令住兴善寺翻经。炀帝立,于上林园中置翻经馆(61)。《姓氏词典》 据
读音:xū【音】 又音Rú(17)。【源】 春秋时郑成公之兄之后,以名为氏,见《元和姓纂》(17,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音 ‘须’。
读音:dōng měng山名,主其山之祀者,因以为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Zhuōlǔtè【综】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图敏泰之妻为卓鲁特氏(260)。
读音:Qǐyán【源】 合不勒,蒙古孛儿只斤部首领,以乞颜为氏。成吉思汗曾祖,为蒙古部第一个称汗的首领(436)。【人】 汪古儿,乞颜氏,元太祖时授千户,见《新元史》(399)。
读音:Sūdūlǐ清代满族姓氏。散处黑龙江苏佳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苏”。见《满族姓氏略》。嘉庆间镶蓝旗蒙古都统苏尔慎,即姓苏都里氏。《中国人名
读音:zhì【源】 《姓苑》(21,24,60)。【布】 湖南湘潭(373)、浙江上虞(279)、江西新干(400)、宁夏惠农(旧县名,今部分归石咀山,其余归平罗)(62)、台湾台北(64,68,26
读音:A-kuí【综】 彝族姓。属金肯家支,四川甘洛有此姓(375)。
读音:Tí/Tyi【综】 源出不详。安徽淮南有此姓(362)。
读音:Fèi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永修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永修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