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āo

【源】 ①系自偃姓。古帝皋陶(一作咎繇)之后,见《风俗通》(1,11,12,17,60)。②春秋时越大夫皋如之后(60,62)。③彝族姓(130)。【变】 亦作〔皐〕(7,12)、〔臯〕(60)、咎(17)。【望】 广陵(17,60,418)。【布】 浙江上虞(279)、上海嘉定(351)、云南东川(380)、巍山(130)、台湾台北(64,68,261)、山东章丘、济南等地均有此姓。【人】 皋弘,东汉时吴县人,初为扬州从事,后累官至议郎(7,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鱼台、沾化、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及吕梁地区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引 《太平图活姓氏综》收载。(按: 皋。旧为皐、臯的异体,或为同姓之分族。今皐、臯简化为 “”,无姓氏之分。)

猜你喜欢

  • 母邱

    读音:Mǔqiū《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姓源韵谱》注云: “以采邑为姓氏。春秋时齐大夫食邑,因氏。汉有母邱长。”

  • 读音:rén【源】 ①系自姬姓。周太王(即王季)第四子虔仁之后有虔仁氏、仁氏出于虔仁氏(17,60)。 ②五代时甘州回鹘可汗姓仁、仁美、仁裕等曾朝贡,见《五代史》(7,60)。 ③清满洲八旗姓仁佳氏,

  • 玄都

    读音:xuán dū【源】 玄都为帝舜时(一说,少昊时)诸侯国,子孙以国为氏(60,62)。【变】 亦作〔��都〕(6)。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

  • 乙弗

    读音:yǐ fú【源】 ①鲜卑人姓。乙弗本部落名,为吐谷浑所属之别部,居青海,位南凉之西,亦称乙弗勿敌国(21,27,60)。②西魏时赐部将赵贵、赵肃为乙弗氏(27,60)。【变】 北魏孝文帝改乙弗氏

  • 读音:Shuì/Shuey,Shwei【综】 裞祯,明时浙江武康人,洪武中任工部主事(15,21)。亦作〔祱〕(15,24)。

  • 遥輦

    读音:Yáoniǎn《姓氏词典》 引 《五代史》 收载,其注云: “契丹姓。唐时契丹酋长初为大贺氏,后遥辇氏继之。唐末始移于耶律氏。”

  • 读音:Shī/Shy,Shr【源】 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

  • 仲雄

    读音:zhòng xióng【源】 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仲雄氏,见《路史》(17,63)。【变】 一作仲熊(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路史》云: “楚公族之后。

  • 烏齊古特

    读音:Wūqígǔtè【综】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二达色之妻为乌齐古特氏(260)。

  • 捷薩木

    读音:Jiésàmù珞巴族姓氏。出自博嘎尔部落之达芒氏(族),以 (家)族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