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破六韓

破六韓

读音:Pòliùhán

【源】 汉时匈奴单于之裔右谷蠡王潘六奚没于阵,子孙以潘六奚为氏,后讹为破六韩氏,后又讹为破落汗氏(17,21,60)。【变】 亦作〔破六汗〕(7,9,60)、〔破六汉〕(17)。【人】 破六韩孔雀,北魏时平北将军,第一领酋长,封永安侯(21,242)。破六韩蕃,唐时匈奴人,宋州剌州,始兴男(242)。


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 《姓氏考略》 据 《魏书》 注云:“破六韩氏,单于之苗裔。初,呼厨泉貌入朝汉,为魏武所留,遣其叔父去卑监国。魏氏方兴,率部南转。去卑遣弟潘六奚率军北击。军败,奚没於魏,其子孙以潘六奚为氏,后人讹为破六韩氏。” 此当出自匈奴族。“魏武”,指曹操; “魏氏”,则指拓拔魏,亦即北魏 (或称“后魏”),与“魏武”之 “”不同。

北齐有破六韩·常,洛州刺史。

猜你喜欢

  • 读音:Wén【源】 ①闻人氏之后改单姓闻氏(11,17,21,60)。②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今满族姓(183)。③彝(130)、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吴兴(17,60,418)。【布】分

  • 比拔

    读音:Bǐbá【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氏(425)。

  • 读音:chú晋魏锜食采亍吕,又食采于厨,故吕锜称厨武子,后人以为氏。(见《姓氏寻源》)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或作 “厨”。其注“厨”引 《姓氏寻源》云: “晋魏锜食采于吕,又食采于厨,

  • 稟丘

    读音:Lǐngqiū【源】 禀丘(故城在今山东临沂东北),春秋时齐大夫食邑,因氏(91)。

  • 读音:Huǎn【源】北魏时改和稽氏(亦作缓稽、如稽)为缓氏(7,11,12,15,17)。 【望】代郡(17,418)。 【布】明时湖北保康有此姓(24,62),今北京有此姓。 【人】缓邵,三国时人,

  • 读音:jī【源】 为丌官氏所改。春秋时鲁有丌氏,见《孔宙碑》(60,62)。【望】 天水(17)。【布】 河南洛宁(294)、台湾台北、嘉义(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它】 一说作亓氏(17

  • 協扎

    读音:Xiézhā藏族姓氏。本为房名,以为氏。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 读音:xiáng【源】 见《姓苑》(15,21)。【布】 四川成都有此姓(91)。【人】 翔季高,宋时人,号羽轩,工诗(21,61)。现行罕见姓氏。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

  • 东莱

    读音:dōng lái见《姓苑》。周东莱子之后。(见《姓氏考略》)

  • 读音:yùn平,前燕金城人。(见《万姓统谱》)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与 ‘员’ 同。南北朝平, 前燕金城人。” 《姓氏考略》亦注: “音 ‘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