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Nuòěrsāng历史上党项人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称:“(西)夏武节大夫诺尔桑·德昌。”未详其他。
读音:Xuēgān【源】薛干乃鲜卑别部,以部为姓(17,62,70)。一说即叱干氏(49,70)。 【变】一作〔薛千〕(17,62)。 【人】薛干太悉伏,薛干部帅,见《魏书》。亦作叱干他斗伏,见《晋书
读音:É【源】春秋时鲁大夫荣驾鵞之后(60,62)。【变】一作鹅。鹅氏为鲜卑族汉译姓,而鵞氏为汉族古老之姓。鹅鵞互通,为鹅之异体字,作为姓乃为二个不同之姓。【布】明时河南郑州有此姓(15,6
读音:Yào/Yaw, Yau【源】 见《续文献通考》(63)、《中国姓氏集》(62)。按,《中国姓氏集》引《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然检今本《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未收此姓,但有曜姓,疑为曜之讹,今
读音:Gē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河北万全(326)、台湾台东(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
读音:Āitái【综】 春秋时卫有哀骀它,见《庄子》(17,21,60)。历史上较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庄子》 曰: “(春秋)卫有哀骀它。”其为哀骀氏之始耶? (按
读音:Hānglì【源】 元时色目人三十一氏中有夯力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哈哩〕(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
读音:shì【源】 晋时示眯明之后(60)。见《姓苑》(17,60)。《左传》示眯明作提(Qí)弥明(21,26)。晋赵盾见田首山桑树下有饿人,与之食,此人即示眯明也。后为晋宰夫,晋灵公宴赵盾欲以预先
读音:Zǐyáng【源】 春秋时鲁季桓子之子穆叔,其后为子杨氏(4,6,12,60)。【变】 一作〔子扬〕(6)、亦作子阳(17)。【人】 子杨窗,春秋时楚国人,见《左传》(11)。历史上罕见复姓。《
读音:Kùn【源】①见《万姓统谱》(15,21)。②清满洲正红旗中有逊氏(260)。【布】北京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忻州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 《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