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ǎng

蒋姓以国名为姓。西周初期, 周公第三子伯龄被封于蒋,建立蒋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 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为姓。少数民族如满、蒙古、回、土家族中也有蒋姓, 大概是民族融合所致。

秦时蒋氏主要是在今河南境内发展繁衍。自楚灭蒋后, 蒋氏除部分仍留居河南外, 大部分外迁。蒋姓源于北, 而盛于南, 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湖南、江苏、四川、浙江等省多此姓。这四省中的蒋姓约占去了全国蒋姓人口的大半。明末, 蒋毅庵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 这是最早入台的蒋氏。后来福建泉州等地的蒋氏又有一些人徙居台湾, 有的又远居海外。

蒋姓历史人物有蒋琬, 三国时蜀汉著名大将军。随刘备入蜀, 极受诸葛亮赏识, 任丞相长史。诸葛亮称他为“社稷之器”, 诸葛亮死后, 他曾代诸葛亮执政, 任大将军、录尚书事等职。蒋少游, 北朝魏有名的建筑家、书法家、画家和雕塑家。蒋介石, 浙江奉化人, 中国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领导人。1949年冬, 他率领国民党部分高级官员和部队退至台湾。1975年4月5日, 在台北病逝, 终年88岁。另外还有著名的爱国将领蒋光鼐, 曾任十九路军总指挥, 1932年1月28日, 率十九路军在上海抵抗日军侵略。

蒋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十三位。


周公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子孙以国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见《左传》)

蒋氏,周公之第三子所封之国也。杜预云:弋阳期思县是。按期思宋改为乐安,今光州仙居县是也。汉有隐者蒋诩,又有蒋期。(见《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

▲<汉>蒋晋,泉陵人,交州刺史。<唐>蒋钦绪,莱州人,魏州刺史。<清>蒋廷锡,常熟人,画家。

猜你喜欢

  • 读音:bó【源】 ①以地为氏(60,62)。博,齐之聊摄,秦为东郡,隋以博平县建为博州(故城在今山东泰安东南)(7)。②明时云南亦佐土把事为博氏(253)。【望】广平、淮南(17,60,418)。【布

  • 木門

    读音:Mùmén【源】 ①春秋时宋公子居食采木门,因氏,见《姓氏英贤传》(7,9,12,17)。②春秋时卫子鲜奔晋,托于木门,为卫��之支裔,因氏(60)。【望】 汲郡(4

  • 都塗

    读音:Dūtú《姓氏词典》 引 《汉书》 收载。其注称: “汉有都涂吾西。”未详其源。

  • 吐渾

    读音:Tǔhún【源】 北魏时代北姓。一说即吐谷浑氏之省写(7)。一说,与吐谷浑、独狐浑、渴足浑并为四氏(7,24,63)。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曰

  • 茙眷

    读音:Róngjuàn【综】 代北姓。北魏时改茙眷氏为茙氏(27,62,7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有载,其注“茙”据《河南官氏志》云: “茙眷氏改为茙氏。”未详其他。又,茙

  • 校师

    读音:xiào shī郑人欲毁乡校,子产曰是吾师也,因有校师氏。(见《姓源韵谱》)郑子产称乡校为师,遂曰校师氏。(见《万姓统谱》)

  • 读音:Kǎi【源】 ①高阳氏时八恺(即八才子)之后(91)。②湘西苗族姓,龙姓中之分支(116)。【布】 湖南有此姓(116)。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

  • 雲泰

    读音:Yúntài【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乌来之妻为云泰氏(260)。

  • 鈕呼特

    读音:Niǔhūtè《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初,库雅拉部钮呼特氏,居住今吉林汪清县,为世管佐领。”(按: 疑此即《清通志·氏族略》所载“钮瑚特”之别译。

  • 堂溪

    读音:táng xī吴王夫概奔楚,封堂溪,因以为氏。(见《风俗通》)▲<汉>堂溪惠,颍川人,从贡禹受公羊春秋。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注引 《风俗通》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