蒧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古今姓氏收辨证》注云:“黄帝子得姓者十四人,其一曰蒧氏。”邵氏《姓解》曰:“蒧与箴皆音‘针’。”疑葴、蒧、箴,本一姓,传抄之误,后因以分族。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古今姓氏收辨证》注云:“黄帝子得姓者十四人,其一曰蒧氏。”邵氏《姓解》曰:“蒧与箴皆音‘针’。”疑葴、蒧、箴,本一姓,传抄之误,后因以分族。
读音:Zhuō【源】 见《康熙字典》(80)。系古文卓字,异形而分为二姓(63)。《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康熙字典》注云: “系卓姓分族。”
读音:Húdū《姓氏词典》 引 《晋书》 收载,“晋有胡都大博。”未详其他。
读音:Tǔěrhùtè【源】 蒙古族姓。15至17世纪,新疆卫拉特蒙古形成四部:杜尔伯特、准噶尔、硕特、土尔扈特。土尔扈特系客列亦惕部汪罕之后裔,以部为氏(384)。【布】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巴彦
读音:wáng shū【源】 系自姬姓。周襄王之季父王子虎为太宰,谥文,赐其族曰王叔氏,谓之王叔文公,见《姓谱》(7,60)。一说,周襄王之子王叔虎之后(12,21,63)。【人】 王叔陈生,王叔文公
读音:Yuán【源】 见《姓苑》(15,63)。【布】 台湾南投有此姓(68)。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Dédū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 【变】 清驻防达虎里镶白旗中有得敦氏,世居黑龙江(259,260),〔得敦〕似即德敦之异译。 【人】 德敦明庆,清满洲
读音:luó姓见《姓苑》。
读音:Jiān【音】亦音闲(xián)。 【源】閒姓即蕑姓,草名,见《姓苑》(9,11,15,60)。 【变】亦作间(6,7,62,418)。 【望】淮南(17,418)。 【布】安徽淮南有此姓(36
读音:Biétiélǐ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别帖里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拜托里岱〕(24)。
读音:A-zhuó【综】 彝族姓(208)。古候旺尼、阿鲁等家支均有此姓。属阿鲁家支的亦称〔海惹阿卓〕。四川雷波、云南昭通等地均有此姓(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