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ú

【源】 ①春秋时孔子弟子、卫大夫蘧瑗之后,见《姓源》(6,12,17,21)。②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子蘧蒢之后,以名为氏(17)。③河南长垣有蘧伯乡,一名新乡,有蘧亭(87)。以邑为氏(60,62)。【望】 黎阳、汲郡(17,60,418)。【布】 河南息县(302)、内黄(365)、台湾南投(68,261)、四川彭县(282)等地均有此姓。【人】 蘧正,汉时曾任大行令(12,21)。蘧廷臣,明时江西贵溪人,隆庆中永安知县(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卫大夫蘧瑗(字伯玉) 之后。” (按: 《中国姓氏大全》 注作“春秋时卫有大夫蘧伯玉、蘧瑷……” 视 “伯玉”、“” 为二人,误。) 《姓氏词典》 据 《姓氏考略》 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蘧丘里即春秋时齐国的渠丘,在今山东淄博西。”望出黎阳、汲郡。

汉代有蘧正,太行令; 宋代有蘧法生; 明代有蘧廷臣,永宁知县。

猜你喜欢

  • 少施

    读音:shào shī【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惠公子施叔之后有少施氏,见《世本》(17,60)。施叔一作施文(4,7,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世本》

  • 读音:lìng【音】 亦音岭(Líng)(16,17)。【源】 ①春秋时楚令尹文子之后,见《风俗通》(1,17,60)。②春秋时晋令狐文子之后,见《姓源》(17)。系复姓令狐氏所改(62)。【望】 上

  • 章嘉

    读音:Zhāngjiā《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满族姓。清乾隆时太子太保阿克敦,姓此姓。”未详其源。(按:疑此乃《清通志·氏族略》所收“章佳”之别译,或作“张佳”,后

  • 读音:Qú《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汉语大字典》无“爠”字,姑收录以备考。)

  • 读音:Càn现行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昌图有分布。此姓系昌图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

  • 囊嘉特

    读音:Nángjiātè【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②今蒙古族有囊家台氏,〔囊家台〕似即囊嘉特之异译。【布】 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384)。【人】 囊嘉特乌拉岱,清蒙古正蓝

  • 郗州

    读音:Xīzhōu【源】 见《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62)。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jí【源】 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其一为姞。裔孙伯鯈,周封之南燕,常与姬姓通婚(7,9,12,17,60)。【变】 后亦有去女为吉氏者(17,62)。【望】 冯翊(17,418)。【人】 姞临,

  • 读音:duó齐太公之后。(见《路史》)望出绛州,今绛州有此姓。(见《尚友录》)姚州夷亦有铎氏。(见《唐书》)▲〈汉〉铎椒,楚太傅。

  • 郁原甄

    读音:yù yuán zhī郁原甄氏改为甄氏。(见《魏书·官氏志》)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甄氏。今中华书局标点本 《魏书·官氏志》 作 “郁都甄” (按: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