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ǔ

【源】 ①尧时贤人许由之后(9,11,17,60)。②系自姜姓。炎帝裔孙伯夷之后。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故城在今河南许昌),后以为太岳之嗣。至许元公结为楚所灭,迁于容城(故城在今河北容城),子孙分散,以国为氏(6,9,12,17,60)。③清满州人姓。世居辽宁抚顺、沈阳等地(23)。今满族人姓(344)。④清广西泗城府(故治在今广西凌云西南)土司姓许,始于明万历年间(72)。⑤黎(106)、瑶(120)、彝(130)、土家(387)、阿昌(142)、回(176)、蒙古(255、344)、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汝南、高阳(17,21,60,418)。【布】 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53%,为中国人口最多50个姓之一。尤以江苏、山东、云南、广东、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7省许姓约占全国汉族许姓人口55%。【人】 许偃,春秋时晋大夫(12,17)。


一行常见姓氏。今北京,辽宁之沈阳,河北之邢台、尚义、钜鹿,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江西之金溪、峡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鲜、苗、彝、傣、畲、黎、阿昌、布依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姜姓,与齐同祖,炎帝之后。尧四岳伯夷之子也。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许,以为太岳后,今许州是也。灵公迁于葉 (叶),悼公迁于城父,又迁于白羽,许男斯迁于容城,自文叔至庄公,十一世始见春秋。” 《姓氏考略》 注引 《姓源韵谱》亦云: “许,姜姓,尧四岳伯夷之后,与齐同宗。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子孙以国为氏。” 许故城即今河南许昌。② 《姓氏考略》据《姓氏急急篇·注》称: “许由之后。” 由,古之贤人,相传尧曾让天下给他,许由谢而隐。

战国时楚有许行; 东汉有许慎,著《说文解字》;唐代有许浑,丹阳人; 清代有许之渐,武进人,顺治时御史。

猜你喜欢

  • 渠復

    读音:Qúfù【源】 汉武帝时属国,匈奴属酋有渠复氏,见《汉书》(6,12,60)。【变】 一作〔渠複〕(6,242)。【人】 渠复累,汉武帝时匈奴酋长,封昆侯(6,1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

  • 精奇力

    读音:Jīngqílì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黑龙江志稿》 收载,或作精奇勒、精克勒、金克力等,皆“精奇里”之别译。后或取其首音谐以 “金”字而为单姓。参见 “精奇

  • 读音:Hè【源】①系自姜姓。齐桓公支庶齐庆父之后皆以庆为氏,至东汉汝阴令庆仪,其曾孙侍中庆纯避安帝父之讳,改为贺氏(6,7,9,12,17)。②代北贺兰氏、贺赖氏、贺敦氏等后均改为贺氏(6,12,17

  • 读音:Fēng【源】 隋置峯州,南北朝梁时置兴州,隋改为峯州,故治在今越南境。当以州名为氏,见《姓苑》(15,21,60)。【变】 今书作〔峰〕。【布】 上海、湖北武汉(91)、安徽淮南(362)、山

  • 圖伯特克埒

    读音:Túbótèkèliè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元史)列传》实纳台,图伯特克埒氏。”此“以姓为氏”,未道其详。

  • 索隆噶

    读音:Suǒlónggǎ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本元代蒙古人部落名,后以为氏。又,为高丽奇氏所改。《续通志》注云:“元顺帝次皇后奇氏,改奇氏为索隆噶氏。”又注:“顺帝鄂

  • 長兒

    读音:Chángér【源】 长儿者,生而巨壮,震而矜之,故以为氏,见《姓氏寻源》(60,62)。亦见《姓苑》(17)。【人】 长儿子鱼,春秋时晋人,死于智伯之难(9,1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

  • 读音:Jí【源】 系自姬姓(60,62)。极,周时小国(故城在今山东鱼台西之极亭),春秋时灭于鲁,其后以国为氏(17,62)。亦见《姓苑》(15,21)。【布】 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91)

  • 安是

    读音:ān shì【综】 老童娶安是女,见《世本》(6)。春秋晋厉公时有大夫安是叔施,见《姓氏英贤传》(7,12,60)。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姓氏英贤传》云: “

  • 細卧

    读音:Xìwò《姓氏词典》 引 《金史》 收载,“金有细卧文忠。”未道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