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áo

谯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周召公姬奭之子盛封谯侯,子孙后代遂以地名为姓。二是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于曹,建立曹国,其支庶为大夫,食采于谯邑,其后人也以谯为氏。

谯姓早期活动于四川、安徽一带。

谯姓历史人物有三国时期谯周,蜀汉人,博学多才,著述颇多,史学著作尤其令人瞩目。著有《法训》《五经论》等。

谯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九十六位。


周文王第十三子振铎封曹为谯氏,为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见《元和姓纂》)

曹大夫食采于谯,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汉> 谯隆,阆中人,上林令。<三国蜀汉>谯周,后主时为光禄大夫。<明>谯谟,华容人,名士。

猜你喜欢

  • 地倫

    读音:Dìlún【源】 北魏时有地伦氏,见《广韵》(60,62)。代北姓,见傅馀頠《复姓录》(7,1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据《广韵》注云:“后魏有地伦氏

  • 北邱

    读音:Běiqiū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词典》有载,其注“北丘”云: “又作北邱。以居住地为姓氏。” 详见“北丘” 条。

  • 那穆他拉

    读音:Nāmùtālā【综】 清镶黄旗满洲领催桑名之妻为那穆他拉氏(260)。

  • 读音:Zhé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 《中文大字典》亦载,其注引 《集韵》云: “耴,亦姓。”未详其源。

  • 海望

    读音:Hǎiwàng【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Yào【音】又音岳(Yuè)(88)。【源】①炎帝之裔,姜姓之后有药氏(8,17,60,62)。②巴夷人姓,见《华阳国志》(60,63)。③西夏时吐蕃部人姓(60,63,101)。④五代时后唐沙

  • 康劉

    读音:Kāngliú【综】 源出不详。湖南攸县有此姓(283)。

  • 读音:Cāng【源】 ①相传黄帝史官仓颉之后(9,12,60)。②《周礼》有仓人、仓吏之官,为地官之属,其子孙以官为氏(60,62)。③满(344)、东乡(211)等民族均有此姓。【望】敦煌、武陵(1

  • 阿爾布

    读音:Āěrbù【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喇(23,63,180,260)。【人】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倭仁额之妻为阿尔布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

  • 庶长

    读音:shù zhǎng秦爵,后以为氏。(见《元和姓纂》)庶长氏,秦爵也。《左传》:秦庶长鲍、庶长武、庶长无地。(见《通志·氏族略·以爵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