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ū

【源】 颛顼帝玄孙陆终之第五子安,赐姓曹。周武王封安之裔曹挟为附庸,居于邾(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后灭于楚,子孙遂以国为氏(4,9,12,17,60)。【布】 北京、上海(91)、湖北钟祥(388)、台湾桃园、台北(64,68,261)、安徽屯溪、河南驻马店、香港等地均有此姓。【人】 邾经,元末陇右人,居海陵(故城在今江苏泰县东),入明居杭州,洪武四年为浙江考试官(13,399)。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安徽之旌德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郑樵注云: “颛帝元(玄) 孙陆终第五子曰安,赐姓为曹,其子孙亦以姓为氏。周武王时封安之苗裔曰邾挟,为附庸,居于邾。后为楚灭。”“遂以国为氏,称邾氏,或省而作 ‘朱’。”

五代时有邾菩萨,为将军; 明代有邾安,洪武中以人材任渭南知县; 又有邾恕,大使。

猜你喜欢

  • 读音:Cháo【源】①春秋时卫大夫史晁之后,晁亦作鼂,见《风俗通》(1,11,17,60)。②周景王之子王子朝之后(12,60,62)。朝姓改为鼂,以音同而改,见《鼠璞》(69)。【望】颍川(17,4

  • 读音:Gàn【音】幹氏有Gàn、Hàn二音。参见干(Hàn)。 【源】见《姓苑》(6,9,15,21)。 【望】颍川(17,418)。 【布】四川汉源(336)、中江(345)、彭县(354)、云南东

  • 读音:Jué【源】 见《姓觿》(17)。【望】 楚郡(17,418)。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引 《姓觿》注云: “《千家姓》云: ‘楚郡族’。”未详其源。或音qiáo。姑兼

  • 圖盧

    读音:Túlú【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罕泰之妻为图卢氏(260)。

  • 修羊

    读音:Xiūyáng【综】 古仙人有修羊公,见《列仙传》(11,62)。亦作〔脩羊〕(17)。《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未详其源。或作“脩羊”,姑兼收以备考。

  • 秃立不帶

    读音:Tūlìbùdài【综】 元时人姓。探马赤,秃立不带氏,元中统中授蒙古汉军万户,从攻蜀有功。子拜延,袭蒙古军万户,见《元史·氏族表》(399)。

  • 读音:Chán【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台湾台北有此姓(64,68,26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氏急就篇》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Yán【源】 ①系自姬姓。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于阎乡,因以为氏(7,12,17,60,77)。又云,周康王少子封于阎城,子孙氏焉(21)。②春秋时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故城在今山西安邑西部),晋

  • 读音:Shèn慎姓来源于封邑名称。春秋时楚太子白公胜后裔中有被封于慎邑者,子孙便以邑名为姓。慎姓历史人物有战国时法家慎到,务刑名,学黄老,著有《慎子》。慎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四十位。【源】

  • 和爾欽

    读音:Héěrqí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扬什木(23,63)。【变】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额伦泰之妻为和里清氏,镶黄旗蒙古马甲弼立克图之妻为哈尔亲氏(260),〔和里清〕、〔哈尔亲〕等似即和尔钦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