駡
【源】 其先原姓马,清雍正时下令改姓骂,世代沦为贱民,居山东(91)。【变】①亦俗作〔罵〕(252)。②民国初添人旁为傌(91)。【布】辽宁沈阳有此姓(252)。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附录)《中国姓氏学发凡》 云:“……原为 ‘马’ 姓的一支,清代雍正皇帝下令让改姓 ‘骂’,世代沦为贱民。直到民国初年,添上立人旁成为 ‘㐷’ 姓, 表示重新获得人权。”可供参考。
【源】 其先原姓马,清雍正时下令改姓骂,世代沦为贱民,居山东(91)。【变】①亦俗作〔罵〕(252)。②民国初添人旁为傌(91)。【布】辽宁沈阳有此姓(252)。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附录)《中国姓氏学发凡》 云:“……原为 ‘马’ 姓的一支,清代雍正皇帝下令让改姓 ‘骂’,世代沦为贱民。直到民国初年,添上立人旁成为 ‘㐷’ 姓, 表示重新获得人权。”可供参考。
读音:Lào【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东新泰有此姓(359)。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nà lán女真姓。明昌六年十二月,以户部员外郎纳兰昉为横赐使。(见《金史·章宗纪》)▲<金>纳兰胡鲁剌,大名路人,承安进士第一。
读音:Rújī《姓氏词典》收载。其据《魏书·官氏志》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缓氏。一说后改为绫氏。”《郑通志·氏族略》作“如稽”。
读音:Jùtú《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复姓”,未详其源。(按: 疑乃“巨蒐”之讹,盖蒐、菟形近而讹。姑收录以备考。)
读音:Luò【源】 见《姓苑》(15,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按: 荦,古地名,春秋时属陈国,在今
读音:wòěrkēfū俄罗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有载,其汉意为“狼”,以为姓。未详其他。
读音:sāng qiū【源】 黄帝之子少昊号穷桑氏,亦曰桑丘氏,六国时著《阴阳书》之桑丘子即其裔,见《玉嘉拾遗记》(7,17,21,60)。【布】 汉时下邳有桑丘氏(6,12)。【变】 《汉书》作〔桑
读音:Jīnggé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变】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伊三太之妻为京柯里氏,〔京柯里〕似即精格哩之异译。【人】精格哩萨哈连,清正黄旗人,世居乌拉,崇德中从征锦州有功
读音:Yīlú【源】北魏有猗卢氏,见《魏书》(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 “复姓,北魏有猗卢氏。”
读音:Dàshū《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引 《新纂氏族笺释》云: “源于姬姓。望出东平郡。系出姬姓。春秋时郑穆公孙世叔仪后姓大叔氏。汉有大叔雄。”此“大”当音tài,故“大叔”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