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Pián

【源】 见《姓苑》(15,21,24)。春秋时齐有骈邑,或以邑为氏(60,62)。【布】安徽淮南(362)、新疆呼图壁(342)、湖北黄梅(361)、山西平陆(298)、河南汤阴(292)、内黄(365)、郑州、河北武安、云南等地均有此姓。【人】骈恭,明时大名人,永乐中任户部主事(15,21)。


现行较罕见姓。今河北之涉县、黄骅、香河,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运城、长治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初见於 《姓苑》。《姓氏考略》注云: “齐有骈邑,或取邑名为氏。”骈邑在今山东临朐东南。

明代有骈恭,户部主事; 又有骈哲,洪武举人;又,《万姓统谱》载: 河南南阳府有骈氏。

猜你喜欢

  • 夏后

    读音:xià hòu【源】 禹治大水有功,舜授之为夏后氏,都陕州夏县(故城在今山西夏县),其后以国为氏(6,60,62)。历史上罕见复生。《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元和姓纂》云: “《史记》夏禹

  • 少王

    读音:Shàowáng《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fèn高辛氏才子八元伯奋之后。(见《元和姓纂》)楚公族有奋氏。(见《路史》)楚有司马奋扬。(见《左传》)

  • 读音:yīng晋大夫赵婴齐之后。(见《风俗通》)仲衍之后有婴氏。(见《路史》)

  • 读音:Yú【源】 见《姓苑》(15,21,24)。或以所业为氏,如樵氏之类,见《姓氏寻源》(60,62)。【布】浙江江山(325)、四川成都、上海(91)、台湾屏东(68,261)、山西原平等地均有此

  • 悉雲

    读音:Xīyún【源】 代北人姓(7,60,62)。【变】 后改为云氏,见《魏书》(7,12,27,44,60)。【望】 河南(7)。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雲

  • 读音:Shì【源】 ①伏羲帝有六佐,其一为视墨,见《论语·摘象辅》。一作视默,为视姓之始(60,62)。亦见《姓苑》(7,9,15,21)。②晋时鲜卑族有此姓(62)。【变】 一作式(17)。【布】

  • 鄂諾思

    读音:nuòsī【综】 清驻防索伦镶黄旗、达虎里正黄旗、正红旗中均有鄂诺思氏(259,260)。

  • 读音:Sè【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穆色辰氏后改为色氏(180)。②彝族姓(333)。【布】 四川德昌(333)、河南扶沟(281)、山东长清(317)、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分

  • 读音:/Eh,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