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诗词古文>胡宿生平

胡宿生平介绍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查看胡宿的诗词古文

生平

  仁宗时,一卫士夜晚进宫禁偷盗,惊动了皇帝,案子牵连到都知杨怀敏。杨因此案被贬到知州任都监。杨怀敏在宫内任职时问很长,势倾朝廷内外,后疏通关节拟召还,官复原职。当时,胡宿为知制诰,掌管起草诏令。他退回皇帝召还杨怀敏的谕旨,拒不起草诏令。他说:“卫士入宫禁偷盗一事,根据线索追查,牵连到杨怀敏,不彻底追究处以死罪就是万幸,怎能让他还待在皇帝身边!”仁亲于是不再召杨怀敏回朝。

  朝廷曾有决定,礼部每四年应向朝廷推荐一批才能卓著的读书人。有人认为四年时间太长,应当改为两年举荐一次。胡宿认为,两年一次,间隔太短,会使读书人四处奔走,没有闲暇时间读书而荒废学业。他建议三年贡士一次。起初,大家不同意胡宿的意见,不接受他的建议。实行几年之后,读书人果然也觉得不便,于是采用胡宿的建议。 一次,仁宗皇帝命胡宿撰写青词,在祖先陵墓和名山大川之处祈祷,以求得皇储。胡宿给仁宗皇帝上疏说:“太祖皇帝为昭宪太后临终遗言所感动,舍弃儿子魏王德昭而立兄弟太宗为皇储,他的英明神圣,遇事果断,是开天辟地以来所没有过的,陛下一定要等有了亲生儿子后,才考虑立嗣的事,这不是居安思危的措施。请陛下考察宗室中贤明的人。立他为储君,这事定下来,天下人心就安宁了。”仁宗皇帝听了胡宿这番话很有感悟,于是不再祈祷。

猜你喜欢

  • 修睦

    (?—918)唐末五代初僧,号楚湘。唐昭宗光化间,任庐山僧正。与贯休、齐己、虚中、处默等为诗友。五代初,应吴国征辟赴金陵。后死于朱瑾之难。修睦以诗名,尤长于近体,多咏僧居生活。有《东林集》,已佚。

  •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朱诚泳

    (1458—1498)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王济

    西晋太原晋阳人,字武子。王浑子。武帝婿。少有逸才,风姿英爽,好弓马,勇力绝人。弱冠拜中书郎,迁侍中。善《易》、《老》、《庄》,长于清言,修饰辞令。武帝亲贵之。以屡请武帝勿使齐王攸(武帝弟)归藩,忤旨,左迁国子祭酒。数年,入为侍中。后被斥,外移北芒山下。性豪侈,丽服玉食,尝以人乳蒸肫。善解马性,有马癖。后以白衣领太仆。年四十六卒。

  • 宋应星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江右民系,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 子温

    子温字仲言,号日观,华亭人。宋亡,出家住杭之玛瑙寺。

  • 王珉

    (351—388)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季琰,小字僧弥。王珣弟。有才艺,善行书,名出珣上。时有外国沙门为珉兄弟讲《毗昙经》,讲未半,珉即领悟。累官著作、散骑郎、国子博士、侍中。代王献之为中书令。二人素齐名,时称献之为“大令”,珉为“小令”。为中书令时,与嫂婢有情,嫂挞婢甚苦。婢善歌,珉好捉白团扇,因制《团扇歌》。

  • 祖世英

    浦城人,字颖仲。第进士,授衡州教授。遵胡瑗之学,以教士子。历知南昌县,通判融州,以清白称。

  • 刘家谋

    刘家谋(1813~1853年),字仲为、苞川,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卒于府署。

  • 秦竹村

    秦竹村,生平、里籍均不详。壮岁乡闾,养志闲居,二十年窗下工夫。高探月窟,平步云衢。一张琴,三尺剑,五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