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
人生就是那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么一点。
因为有这种种假文学,所以我近来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径。这样把道德与文章混为一谈,似乎不合理,但是此中有个分别.创作的文学之高下为标准,但是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但是仍可以喜欢他的《燕子笺》。这等于说比如我的厨子与人通奸,而他做的点心仍然可能很好吃。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劳动却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金钱与贪欲,是最无道德的恶魔
老鼠正在房子里扒墙穿洞,但是他们不去检查猫的牙齿和脚爪,而要研究的却只是它是不是一只圣洁的猫,如果客观存在是一只虔诚的猫道德的猫,那就行了,决不计较它有没有别的才能,别的才能倒是不关紧要的。
道德应当成为科学的指路明灯。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
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人们在厌弃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之后,曾经热情地呼吁过真实性,以为艺术的要旨就是真实;当真实所展示的画面过于狞厉露骨、冷酷阴森,人们回过头来又呼吁过道德的光亮,以为抑恶扬善才是艺术的目的。其实,这两方面的理解都太局限。杰出的艺术,必须超越对真实的追索(让科学沉浸在那里吧),也必须超越对善恶的裁定(让伦理学和法学去完成这个任务吧),而达到足以鸟瞰和包容两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中心命题就是人生的况味。
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在我们的社会中, 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 而且是道德的范畴。
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是源于对它的恐惧。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道德常常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人应当头脑清楚,道德纯洁,身体干净。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是每天都在更换主人的
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
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