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七椎

猜你喜欢

  • 药饼灸

    即隔饼灸,见该条。

  • 肝记

    推拿穴位名。即皮罢。见该条。

  • 新产证治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 聤耳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①泛指耳窍中流脓者。②仅指耳中出脓带黄色者。此外,又把其脓带白色者名缠耳;脓带青色者名震耳;脓

  • 百谷丸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即大健脾丸,见该条。

  • 大山桂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山肉桂之别名,详该条。

  • 鸟不踏

    见《江西草药》。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 庚苍

    庚,作更;苍,苍色。《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谓运气变化中,阳明之气到来,管理肃杀收敛之气,使草木变为苍老之色。

  • 喝呼草

    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热毒病

    病名。《千金要方》卷五:“小儿伤寒,变热毒病。身热面赤,口燥,心腹坚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疮者,或因壮热,便四肢挛掣惊,仍成痫疾,时发时醒,醒后身热如火者。”本证可用升麻汤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