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氏秘传片玉痘疹
见片玉痘疹条。
见片玉痘疹条。
病证名。①指伤寒阳明病而见头痛者。《兰室秘藏·头痛门》:“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②头痛而在阳明经脉循行部位者。《冷庐医话·头痛》:“属阳明者,上连目珠,
见《江西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胆经受邪化热。见《中藏经》。症见右胁或两胁疼痛、黄疸、尿短黄赤、口苦、咽干、寒热往来,或恶心呕吐、食少腹胀,或头痛眩晕、易怒、耳聋、鼻流浊涕,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阴分不足、津血亏损的证候。阴虚则生内热,每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消瘦、盗汗、口燥咽干、尿短赤,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等症。治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须养阴清热。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木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木曰敷和。”张景岳注:“木得其平,则敷布和气以生万物。”
证名。出《灵枢·本脏》。尻,脊骨之末端。腰尻痛以肾与督脉虚寒最为多见。治宜温补。也有因湿痰与血瘀所致者。详肾虚腰痛、湿痰腰痛、瘀血腰痛等条。
【介绍】:元代医家。山东东平人。精医术,撰有《如宜方》二卷。
一名《饮食辩录》。6卷(其中卷1及卷6又各分上下)。清·章穆撰。刊于1823年。分总类(包括水、火、油、代茶)、谷类(包括饭、粥、酒等)、菜类、果类、鸟兽类、鱼虫类等六大类,653种。每种均以《本草纲
固,指二便不通;泄,指二便不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介绍】:见吴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