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傅山条。
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胞疸之病,小肠有热,流于胞内,故大小便皆如蘖汁,此为胞疸。”参见黄疸有关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血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2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膊井、肩解。属足少阳胆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或以手拼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并
指腰以下尾骶部及臀部。别称髎。《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类经》卷八:“髋,尻也,即脽臀也。一曰两股间也。”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故名。即体癣。
出《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一。即敷药。详该条。
出《太平圣惠方》。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长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