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科七事

五科七事

指学医要掌握的五门要领和七个事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复分为三。”科,指科别或门类,五科指辨证论治过程中诊脉、审因、断病、辨证、施治等五项内容。事,指具体事项,七事即上述五科中之“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与前合共为辨证论治过程的七类具体事项。

猜你喜欢

  • 灵根

    即舌。详该条。

  • 石山医案

    书名。3卷。明·汪机撰,陈桷汇辑。每卷医案略分门类,汪氏认为“徒泥陈言,而不知变,乌足以言医”。治病取各家之长,不拘泥于成方,立论比较倾向于朱震亨。在诊法上重视四诊合参,尤长于脉诊与望诊,案中每多记述

  • 巨针疗法

    用巨针刺激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以左手持针身下部,右手持针柄或针身中段,快速刺入,待有较强感应时,即可出针,亦可据情留针10~15分钟。因本法所用针具粗大,刺激较强,应对患者作好说服解释工

  • 五臭之一,腥为金臭,入通于肺,故为肺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类金,……其臭腥。”临床上,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腥臭,或者病人对腥臭有异常的感觉,常是肺病的征象。如肺痈病人常

  • 七曜

    《素问·天元纪大论》:“七曜周旋。”马莳注:“七曜谓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也。”

  • 视举

    证名。指目睛上视。《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光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

  • 茨梨

    见《分类草药性》。即刺梨,详该条。

  • 水旋复

    见《滇南本草》。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 更年安

    研制方。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熟地黄、何首乌、泽泻、茯苓、玄参、五味子、麦冬、珍珠母、牡丹皮、浮小麦、夜交藤、磁石等。片剂,每片0.3克,每服六片,一日二至三次。功能滋阴清热,除烦安神。治

  • 骨风木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琴叶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