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脏所恶

猜你喜欢

  • 五液之一。又称口津。与唾合称涎唾或唾液。具有滑润口腔和帮助消化的作用。涎为脾液。《素问·宣明五气》:“脾为涎。”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胃火炽盛则涎少

  • 月经落后

    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后期,详该条。

  • 掌心毒

    病名。出《医宗金鉴》六十八卷。即手心毒。见该条。

  • 地柏草

    见《广东中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 巴达杏仁

    见《本草通玄》。即巴旦杏仁,详该条。

  • 殷方山

    【介绍】:见殷矩条。

  • 铜中毒

    病名。因大量吸入铜粉尘及烟雾,或服用过量铜盐中毒。症见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口腔粘膜蓝染,口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呕吐物及排泄物呈蓝色或绿色,或更见呕血,黑粪。严重者,次日发热,心动过速,

  • 长瓠

    见《本草纲目》。即瓠子,详该条。

  • 按诊

    即触诊。详该条。

  • 大苦参丸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七方。苦参二两,蔓荆子、赤茯苓、山药、白芷、荆芥、防风、白附子、川芎、生栀子、何首乌、白蒺藜、皂角、炮川乌、黄芪、赤芍药、独活、羌活各五钱,炮草乌一钱五分。为细末,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