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

伤寒

①病名。泛指外感热性病。《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张仲景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②指感受寒邪太阳表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备急千金要方·伤寒》:“王叔和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荣卫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③指冬季感寒所致的病症。亦名正伤寒。《伤寒例》:“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又:“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露雾,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详见正伤寒条。④指感受寒邪的浅深程度。《伤寒全生集》卷一:“四时天令,惟冬寒为重,暴寒为轻;伤寒为重,感寒为轻,中寒尤甚重也。”参大伤寒、太阳病等条。

猜你喜欢

  • 阴阳刺

    即偶刺,见该条。

  • 阳物

    ①即阴茎。《外科正宗·下疳》:“男为房术所伤,蕴毒所致,初起阳物痒痛……不时兴举。”详阴茎条。②属于阳性的事物,如火、太阳、雷电等。《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

  • 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

    见六种新编条。

  • 肾阴

    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与肾阳相对而言。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之精),与肾阳依附为用,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阴不足,肾阳就会亢奋,甚则相火妄动;相火妄动反过来也灼耗肾阴。

  • 时令

    ①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②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的政令。

  • 热的意思。《素问·举痛论》:“炅则气泄。”《类经》十五卷注:“炅,居永切,热也。”

  • 内实证

    证名。里实证的别称。《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

  • 循际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长谷。见该条。

  • 六阳

    指手、足六阳经。《灵枢·脉度》:“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 季指

    手小指别名。即手第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