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六经纂要辨疑

伤寒六经纂要辨疑

书名。4卷。明·童养学纂辑。刊于1632年。编者将陶华伤寒六书》予以重纂删订,编次较为明晰。卷1总论;卷2~3分述伤寒温热病证;卷4治法方剂。全书对陶氏有关伤寒、温热病的学术经验,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与辨析。

猜你喜欢

  • 暑渴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中暑》。指因暑热所致的口渴证。宜清解暑热,养阴生津。用玉露散、麦冬汤、生津丸等方。详中暑条。

  • 对着钱

    见《安徽中草药》。为莸之别名,详该条。

  • 马黄七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 紫色舌

    紫色舌多为绛舌的发展,与血分郁热、缺氧、静脉郁血等因素有关,一般表示病情较重。色深干枯者,为热邪深重,津枯血燥,血行瘀滞,当严重感染发展到呼吸循环衰竭时可出现;色紫而暗,为素有瘀血在胸膈,热邪入营时,

  • 睑粘睛珠

    病名。见佚名《眼科统秘》。即睥肉粘轮。详该条。

  • 大正气汤

    见《赤水玄珠》卷五。即大正气散,见该条。

  • 泊肠痔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指聚集在肛门外的痔疮。相当于外痔、环状混合痔、肛漏等病。治疗见内痔、外痔条。

  • 清金解毒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乳香、生没药、甘草、黄芪、玄参、沙参、牛蒡子、贝母、知母各9克,三七末6克(冲服)。水煎服。治肺脏损烂,或将成肺痈,或咳嗽吐脓血者,兼治肺结核。若将成肺痈者,去黄芪,加金银花9

  • 羊胡子根

    见《中药志》。为知母之别名,详该条。

  • 蛔结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蛔结痧,痧毒攻胃故蛔死,入于大肠与宿粪相结,腹中大痛,是为蛔结。又有痧毒入胃,胃必热胀之极,蛔不能存,因而上涌,乘吐而出;或蛔结腹痛,不大便,或入大肠由大便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