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六经纂要辨疑

伤寒六经纂要辨疑

书名。4卷。明·童养学纂辑。刊于1632年。编者将陶华伤寒六书》予以重纂删订,编次较为明晰。卷1总论;卷2~3分述伤寒温热病证;卷4治法方剂。全书对陶氏有关伤寒、温热病的学术经验,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与辨析。

猜你喜欢

  • 麻疹经验方

    儿科医方书。朝鲜族李常和著于1918年。着重阐述麻疹的一般临床症状、麻疹的预防及临床治疗。载方86个。东西医学研究会出版发行。

  • 伤寒来苏集

    书名。即清·柯琴所撰《伤寒论注》、《伤寒论翼》、《伤寒附翼》之总称。各详该条。解放后有排印本。

  • 长脉

    脉象之一。脉长超过本位,首尾端直,如循长竿。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旺。《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若长而弦硬,按之有牵绳感,则属邪正俱盛的实证,可见于实热内结或热盛动风等。《濒湖脉学》:“长主有

  • 阴阳失调

    亦称阴阳偏胜。病机的概括。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各部分间,以及物质与机能之间,必须经常保持相对的阴阳协调关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这是健康的表现。疾病的发生及其病理过程,正是各种原因引致体内阴阳失却

  • 尖惊药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九头狮子草之别名,详该条。

  • 蒲厘

    出《本草图经》。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 元阳

    即肾阳。与元阴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详肾阳条。

  • 传信方

    书名。见《唐书·艺文志》。2卷。唐·刘禹锡撰于818年。刘氏集个人用于临床确有良效的方剂辑成此书。所收方药大多符合验、便、廉的原则,故在唐、宋方书中颇多引用。自元以后,渐次散佚。1959年,上海科技出

  • 水蓬稞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荭草之别名,详该条。

  • 木蒴藋

    出《新修本草》。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