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杨子建《十产论》。即脐带。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骨骼部位名。指肩胛骨上角部,又称伏骨。《针灸甲乙经》:“天窌,在肩缺盆中,毖骨之间陷者中。”
《马培之外科医案》方。川楝子、延胡索、青皮、赤芍药、甘草、焦栀子、枳壳、通草、橘红。水煎服。治肝痈六、七日后,胁肋微肿,或兼咳嗽,大便不利。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因小肠有病引起的水肿,为小儿浮肿的一种类型。由于小肠热郁,水湿内停,湿热相搏,注入下焦所致。临床症状为浮肿,小腹急满。治宜清热利湿,用导赤散加减。
【介绍】:见黄承昊条。
即紫金锭,见该条。
见广嗣纪要条。
即脾胃虚寒吐,详该条。参寒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