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学》。为白降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崇原》。即虻虫,详该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同眇目。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延胡索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世医得效方》卷十九方。绿矾(炒熟)半两,芦荟一钱半,麝香一字。为细末,以绢盛药,纳指于袋内,线扎定。治甲疽疮。
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临产。详该条。
即辛开苦泄。详该条。
又名见点、放点、见苗。为痘疮将现的迹象。小儿出痘,一般发热三日后见点,热势较缓,皮肤上即见淡红色的痘疹,光泽稀落深藏于皮肤内,摸之有坚实感。《医宗金鉴》分顺、逆、险三证。①发热三日见点,热减身和,不渴
①见《福建中草药》。为四叶草之别名。②见《闽南民间草药》。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