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脾失健运,水湿停滞,湿蕴生热,湿热郁蒸的病机。症见脘痞腹胀、食少倦怠、恶心满闷、便溏不爽、尿少而黄,甚则身目俱黄,舌苔黄腻,脉濡数。又如皮肤病的湿疹、脓疱疮等亦多与脾湿热有关。治宜淡渗利湿或辅以芳香
指足太阴脾经的经气衰竭。主要证候是舌萎,唇反。《灵枢·经脉》:“足太阴气绝者,则脉不荣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见《江西草药》。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石上柏之别名,详该条。
参见痘疹金镜录条。
治法之一。即逆治、正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逆取而得者。”参见逆治、正治条。
与椎通。脊柱骨的分节。
病名。即肉疙瘩。详见该条。
解剖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眼睑。详该条。
【介绍】:见李文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