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啮(nìe 聂)舌

啮(nìe 聂)舌

病证名。啮者,咬也。系指自咬其舌。《灵枢·口问》:“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齿者,肾气之所生也,少阴之脉挟舌本少阳之脉循于颊,阳明之脉,挟口环唇下,如肾藏之生气厥逆走上,与中焦所生之脉气,相辈而至,则舌在齿之内,而反向外矣,唇在齿之外,而反向内矣,颊在齿之旁,而反向中矣。”故自咬其舌。《证治汇补》卷四:“心脾之虚,恒通于舌,阳明之经,直入齿缝,故邪入心脾,则舌自挺;邪入阳明,则口自噤,一挺一噤,故令嚼舌。治宜清其风火,则舌自愈。”

猜你喜欢

  • 侧耳根

    出《遵义府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 呕吐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古代文献有将呕吐区分者,谓声物俱出为呕,有物无声为吐。现一般将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者,总称呕吐。可分虚实两类。《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

  •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见《金匮要略》。即桂苓五味甘草汤,见该条。

  • 虫痫

    病证名。因寄生虫(如囊虫等)引起的痫证。《本草纲目》:“胃寒,虫上诸证,危恶与痫相似,用白芜荑,干漆烧存性等分为末,米饮调服。”

  • 补注温疫论

    见温疫论条。

  • 井栏骨折断

    病名。即锁骨骨折。出《陈氏秘传》。详锁子骨伤条。

  • 雪里蕻

    出《野菜笺》。为芥菜之别名,详该条。

  • 伤损喘逆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伤损喘逆之因,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症见喝喝喘急,张口抬胸,不能接续,或胸胁作痛,或吐紫血。脉或促或结,大小不均,如至数不清,按之散乱者,多属

  • 槟榔皮

    见《本草经疏》。为大腹皮之别名,详该条。

  • 折疡

    病名。指骨折及肢体损伤之证。《周礼·天官篇》: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的折疡,就是伤科病。详见骨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