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疣。详干日疮条。
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胆郁者,口苦,身微潮热往来,惕惕然如人将捕之。治宜柴胡、竹茹、干姜。”参见郁证条。
出《濒湖集简方》。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方有执条。
书名。北京中医学院诊断教研组编。本书以中医理论为主,结合临床实际,用通俗浅显的文字和表格,将前人有关舌诊的资料加以归纳整理而成。书分四章。第一章概说;第二章舌的诊断;第三章苔的诊断;第四章舌和苔的诊断
病名。见《医碥·淋》。多由痰气郁结,湿痰渗注而成。用七气汤、青州白丸子、渗湿汤等方。如因膏粱太过,食积成痰,流注成淋者,宜尿浸山楂、川连、丹皮、海浮石、玄明粉之类。参见淋条。
即腘中。《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俗名腿凹,经曰腘中。”
【介绍】:见掌禹锡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字文君。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擅长针灸。
见《福建中草药》。为老鼠耳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