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华氏中藏经·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又称滑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日夜无度。”常兼见饮食减少,手足厥冷或肿胀,形寒气短,消瘦,或发虚
元代医官职称。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四品。
一般表示里有积滞、痰饮、湿浊。淡红舌白腻苔,为痰饮、湿浊、食滞;淡红舌白厚堆积如粉苔,可见于温疫初起或有内痈;舌红苔黄腻,气分湿热;舌红苔黄厚而干,邪热深入,里实已成(见《辨舌指南》)。
见清·汪双池《医林纂要·药性》。为乌药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新疆药材》。为锁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何游条。
又称战舌。舌头颤动。多因内风或酒毒所致。舌淡红或淡白而蠕蠕微动,多属心脾两虚,血虚生风;舌紫红而颤动,多属肝风内动,热极生风;舌紫红,挺出颤动,可见于酒精中毒。
【介绍】:宋代医生。所撰《杜壬医准》1卷,系其本人医案,已佚。
见《广西中药志》。为南天竹子之简称,详该条。
书名。即《古方新解》的增注本。详古方新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