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通常用以说明脏腑气化过程中,升清降浊机能紊乱,因而产生呃逆、胸脘痞闷、腹胀、腹痛、二便失调等症。
【介绍】:见程国彭条。
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与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志为怒,脾志为思,肺志为忧,肾志为恐(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见《青岛中草药手册》。为石龙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百蕊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阴茎头。因其状似乌龟的头,故名。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瞖同翳。即钉翳。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射干、升麻、犀角、麦门冬、玄参、大黄、黄芩各一钱,芒硝、栀子、竹叶各五钱。水煎服。治胃痈初起,中脘穴隐痛微肿,寒热如疟,皮肤甲错,脉沉数。
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一。即臁疮。详该条。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