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前额部骨折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损伤后多致皮破,面目浮肿,若内损血瘀,则呕吐,鼻衄,昏迷、面黄、身软、周身虚浮、烦渴、胸痛、饮食少进。治宜止血开胃,消瘀定痛,内服疏血丸,外用五加皮汤熏洗
正骨器械。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用熟牛皮一块,长五寸,宽三寸,两头各开两孔,夹于伤处,以棉绳穿之,紧紧缚定。适用于肩部骨折、断碎,尤其是肱骨颈部的骨折固定。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幼科准绳》集三。即胎热丹毒。见该条。
见《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为一箭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枫柳皮,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治疔大全》。因中指生疔,连及旁指而得名。证治见指疔条。
指学医要掌握的五门要领和七个事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五科者,脉、病、证、治及其所因;七事者,所因复分为三。”科,指科别或门类,五科指辨证论治过程中诊脉、审因、断病、辨证、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