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室女

室女

指未婚女子。宋·齐仲甫女科百问》第十三问:“室女者,乃未出闺门之女也。”

猜你喜欢

  • 剑脊翳

    病证名。①属宿翳。《证治准绳·杂病》:“亦名横翳,色白或如糙米色者,或带微微焦黄色者,但状如剑脊,中间略高,两边薄些,横于风轮之外者,即此证也。”又称剑横秋水。不论其厚薄如何,因为横贯黑睛,遮掩瞳神,

  • 湿毒下血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证治准绳·杂病》:“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多因湿毒结蓄大肠,损伤脉络所致。证见大便下血,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赤豆汁,小便不利,胸膈胀闷,饮食减少,或面色深黄等

  • 手太阳小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I。《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

  • 六腑

    亦作六府。①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器官的合称。具有出纳、转输、传化水谷的共同功能。《灵枢·本脏》:“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

  • 倒敛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痘疹出后,其毒当敛不敛,复入于里者,谓之倒敛,多见于元气素弱,又不食,常自利以致气馁,不能托毒外出者。治以益气托毒为宜,如异功散加黄芪、当归。

  • 气轮枯落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白珠红肿,长垂若舌卷下舐。”参见形如虾座条。

  • 卫济宝书

    外科著作。原书1卷,22篇。宋代作品,原撰人佚名,东轩居士增注,约撰于12世纪初。现存本为清代编写《四库全书》时的辑佚本,析为2卷,但已不全。卷上为痈疽论治,“五发”(癌、瘭、疽、痼、痈)图说,试疮溃

  • 苗父

    一作弟父。上古时代巫师,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 涌痰醒脑

    开窍法之一。治疗因痰涎壅塞引起神昏的方法。即用涌痰药使病者吐出痰涎而神志恢复。如中风闭证,喉间痰涎壅塞,不能言语,但不遗尿,脉象滑实有力者。用稀涎散。

  • 倒拉九头牛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挺胸蓄臀,两掌相对置于两胁,两手用力向前推出,同时前臂旋转,使拇指向下掌心朝外,再用力握拳,旋臂使拳眼朝上,然后徐徐拉回至两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