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外感湿邪,郁而不散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雾露风雨坐卧,湿衣湿衫,皆致身重疼痛,首如物蒙,倦怠好卧,阴寒则发,脉沉涩而缓是湿郁。”治宜除湿解郁,用湿郁汤、渗
出《简易草药》。为徐长卿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出《质问本草》。为大蓟之别名,详该条。
指纹色青,主惊、主痛、主抽搐(见《四诊抉微》)。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栝楼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婴孩病源论》1卷,已佚。
出《神农本草经》。两种性能相类的药物同用,以互相增强作用。如知母配黄柏。
推拿穴位名。即精宁。详该条。
经脉名。即手太阴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臂钜阴脉:在于手掌中,出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是动则病:心滂滂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