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下悸

心下悸

证名。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溯源集》卷一:“所谓心下悸也,盖心之下,胃脘之上,鸠尾之间,气海之中,《灵枢》谓膻中为气之海也。”多因阳气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治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桂枝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等方。②亦指心悸。《张氏医通》卷六:“悸即怔忡之谓。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怔怔忡忡,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即所谓悸也。……心下悸有气虚血虚、属饮属火之殊。”参见心悸、怔忡条。

猜你喜欢

  • 顿呛

    病名。指阵发性连咳不已的咳嗽。《医学真传·咳嗽》:“咳嗽,俗名曰呛,连咳不已,谓之顿呛。顿呛者,一气连呛二三十声,少则十数声,呛则头倾胸曲,甚则手足拘挛,痰从口出,涕泣相随,从膺胸而下应予少腹。大人患

  • 程邦贤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君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父程公礼为当地名医。万历十二年(1584年)其父殁,他因哀痛哭泣,后项下发大瘿;自是变服为道士,专心钻研其父所遗之医业,后精于儿科。

  • 抑肝

    同伐肝。详该条。

  • 内实

    同里实。详该条。

  • 太医局判局

    宋代医官职称。曾一度为太医局副长官,其职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该职系选择熟悉医药之人才充任,共2人。

  • 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

    见琼瑶神书条。

  • 抚芎

    见《丹溪心法》。为川芎之别名,详该条。

  • 李子仁

    见《四川中药志》。即李核仁,详该条。

  • 膀胱胀

    病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医醇賸义·胀》:“膀胱主藏津液,气化则出。盖水气循下焦而渗入膀胱,津液之藏,皆由气化渗入,然后能出。寒气上逆,则水气窒塞不通,故少腹满而

  • 南天扇

    见《湖南药物志》。为兔儿伞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