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手少阴之正

猜你喜欢

  • 攒齿疳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三。即钻牙疳。详该条。

  • 解颅眼白多

    病证名。小儿解颅黑睛少,白睛多,伴有头大,颅缝开解,囟大筋青等症状者。见于脑积水。《小儿药证直诀》:“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颅即解,面色白,此皆难养,……又肾气不足,则下窜。”

  • 割脂

    治疗疳疾方法之一。割治部位为鱼腹穴,即在手掌大鱼际侧边缘线上,相当于食指间引一垂直线向下,另在拇指掌指关节处向掌心引一横线,与垂直线交叉点。手术操作:局部消毒后,用平口手术刀在鱼腹穴垂直纵向戳下,创口

  • 绞脐

    病证名。即产儿脐带绕颈。清·员从云《产科一得》:“绞脐,门户既正,儿顶已露,而不得产,乃由儿转身时,儿项为脐带所缠绊也。”详碍产条。

  • 心坎骨

    骨名。又名鸠尾骨。即胸骨剑突。《伤科汇纂》:“心骨一片,状如钱大,即心坎骨也。”参见鸠尾骨条。

  • 痘疹专门秘授

    见痘疹专门条。

  • 治疔汇要

    书名。又名《治疗大全》。2卷。清·过铸撰。刊于1896年。卷上为治疔总论,辨证及50余种疔症;卷下列治疗的方剂和药物。

  • 口香

    病人自觉口香。可见于消渴病重证。

  • 闷痧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闷痧》:“痧毒冲心,发晕闷倒地,一似中暑、中风,人不知觉,即时而毙。此痧之急者,如略有苏醒,扶起放痧,不愈,审脉服药施治。如发晕不醒,扶之不能起,必须审脉辨证的确,果系何因,先用

  • 十五络脉

    《灵枢·经脉》指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见表)。《难经·二十六难》指十二经脉、阴蹻脉、阳蹻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后世针灸文献多从《灵枢》之说。十二经的络脉都是由表经别入里经,里经别入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