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改訾

猜你喜欢

  • 阳常有余

    见《格致余论》卷一。阳,指气、火。多指精血亏损、阴不济阳所产生的内火。朱丹溪认为饮食失节,嗜酒纵欲,伤戕过度,则阳热易亢,虚火妄动,故阳常有余。

  • 千重塔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 黄道

    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赤道成23°27′的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 红铅

    指初潮月经。明·万全《广嗣纪要》:“月事初下,谓之红铅。”

  • 鸡足针法

    刺法名。直刺一针,同针孔左右各再斜刺一针,一穴三针,形如鸡爪,故名。《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

  • 陈万卿

    【介绍】:见陈衍条。

  • 白头公

    出《本草经集注》。即白头翁,详该条。

  • 胡地莲

    见《江西草药》。为肺形草之别名,详该条。

  • 木舌胀

    病证名。小儿舌上偶生疮肿,症见舌体粗大、木闷而硬。《儒门事亲》:“热结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曰木舌肿。木者,强而不柔和也。”见于感染性疾病而伴有神经损害者。参见木舌条。

  • 九节草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斩龙剑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