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皮
见《药性切用》。为柑皮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药性切用》。为柑皮之药材名,详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八。即阴挺。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吐酸。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KI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郄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下1寸,跟骨结节前上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并有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通过。主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
经脉名。即足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足泰阳脉,出外踝(娄)中,上贯膊(腨),出于(腘);枝之下脾(人体部位名,未详);其直者,贯□,夹脊,□□,上于豆;枝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渍(眦),之鼻。其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走黄。见该条。
见明·万全《妇人秘科·种子章》。又名种玉。指受孕。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因食滞、痰积所致的咳嗽多见于小儿。《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咳嗽之症,每至五更嗽发,嗽至清晨,或吐痰味甜,胸前饱闷。”脉洪大或沉滑,方用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石膏泻白散加枳桔等。参见食咳、痰积
足少阳胆经之简称。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