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见黄帝明堂经条。
见黄帝明堂经条。
指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而化生的营养精华,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由于来源于饮食水谷,禀受于后天,故又称后天之精。
【介绍】:东汉时期医生。曾著《太医金箴》、《四民月令》等书,均佚。
【介绍】:见张朝魁条。
出《本草拾遗》。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历代注家看法不一:①指心包络,马莳注:“自五稚(心俞)之下而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止。……盖心……为大心,而包络……为小心也。”②指命门,吴鹤皋注:“下部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指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飞扬穴。《灵枢·寒热病》:“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马莳注:“如不得汗,当取足太阳膀胱经之络穴飞扬以泻之。盖太阳为三阳也。”
腹部的俗称。《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此人肚中寒。”
即脑。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沛国下邳(今江苏邳县)人。撰有《谭氏殊圣方》,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