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草药》。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简称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寒下、增液泻下等法皆是。
又名《蒙药正典》。蒙药书。占布拉道尔吉用藏文撰于十九世纪。载药879种。按药物性能分为8部24类。重点论述每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能、主治、药用部分、采集时间及炮制法。附药物图谱576幅。198
病证名。指小儿哺露而变生的疳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载其病因为:“小儿乳哺不调,伤于脾胃,脾胃衰弱,不能饮食,血气减损,不荣肌肉”所致。症见骨瘦如柴,呕逆,吐虫,心烦,口渴,傍晚蒸热等。宜先用集圣丸
见《赤水玄珠》。为椒目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藏茄之藏语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由于脾失健运,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无臭,如涕如唾,连绵不断,并见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痠腹坠,或下肢浮肿,大便溏泻等。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